2024年6月17日 星期一

疼痛在晚上或睡 醒特別明顯。 (二) 腕隧道症候群治療: 1. 非手術治療: 1. 休息:減少手腕反覆動作及長時間的使用手腕工作。 2. 口服藥物治療。 3. 手腕固定支架:建議使用 2-4 週,使腕部得到休息

 

 8. 運動治療:適當運動增加肌肉的柔軟度與關節靈活度,改善腰腹部肌肉強度、耐力醫療護膝推薦。 二、肩頸疼痛 (一) 成因: 貨物搬運人員頸肩部位,因姿勢不良、重複性動作、精神壓力、醫療護膝推薦休息不足產生過度疲勞,形成肩頸部肌 筋膜疼痛症候群。常見症狀在單側或兩側的肩頸僵硬及疼痛,同時產生一個或數個壓痛點,嚴重更可誘 發頭痛。 (二) 治療: 1. 藥物治療: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與肌肉鬆弛劑,有鎮痛、消炎和鬆弛肌肉。 2. 物理治療:包括電療、冷熱敷等、頸部牽引與運動治療等。急性期治療舒緩疼痛、降低肌 肉僵硬。急性期過後,適時的運動介入,讓肩頸之肌肉放鬆及肌力訓練,加強頸部關節之 穩定度,避免疼痛、緊繃、酸麻等症狀在復發。 4 三、肩關節疼痛 (一) 成因: 因搬運作業重複性的手臂上舉,易形成肩峰與肱骨頭之間肩旋轉肌群之發炎。醫療護膝推薦當肩部受傷疼痛而不敢活 動導致粘黏,肩關節活動受限,稱為冰凍肩。常發生五十歲左右的中年人,

 



又稱為「五十肩」。主要症 狀是肩膀疼痛及僵硬,疼痛時好時壞,經過一、二個月,醫療護膝推薦患側肩關節的活動度變差,患者的肩膀出現劇 痛,生活起居受到影響。 (二) 治療: 服用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止痛劑、熱療、針灸、電刺激或關節內注射類固醇,合併復健專科醫師或治 療師指導肩關節的活動包括:往前上舉、往後上舉、側面上舉、內旋、外轉等,將粘黏緊縮的關節拉鬆 伸展開後,逐漸恢復功能。 四、肘關節疼痛 (一) 成因: 貨物搬運人員反覆過度牽拉、或施力過大,手肘部位肱骨上髁的肌腱損傷,發生在手肘外側稱網球肘, 發生在手肘內側稱高爾夫球肘,當前臂用力動作感到手臂酸重無法使力。另外手肘關節周圍提供關節潤 滑的滑液囊,也會因長期肘關節過度使用,過度刺激頸椎壓迫頸圈產生發炎現象,稱為滑液囊炎。滑液囊發炎時,手 肘部有明顯腫脹、疼痛、無法活動。 5 (二) 治療: 1. 早期針對發炎現象進行局部冰敷及使用消炎止痛藥物,適當休息。 2. 加強肩部及手臂肌力運動,改善局部循環,進行適當的前臂肌肉伸展運動,避免手肘發炎 處產生粘黏現象。 3. 搬運時戴網球肘或高爾夫球肘護套,穿戴時位於手肘下方肌肉鼓起處,勿直接戴於手肘關 節上。



(2) (主治醫師) 15:10-15:20 交流與討論 B(請利用時間自行至化妝室或使用飲水機) 15:20-16:10 醫療護膝推薦修模示範教學(3) 永野 徹 張誌剛 理事長 16:10-17:00 修模示範教學(4) (主治醫師) 2 (二)第 2 日:108 年 9 月 22 日(星期日)08:30-17:00 時間 講題 講座 主持人 08:30-09:00 報到 09:00-09:50 成型示範教學 永野 徹 張誌剛 理事長 09:50-10:50 組裝示範教學(1) (主治醫師) 10:50-11:10 交流與討論 C(請利用時間自行至化妝室或使用飲水機) 11:10-12:00 組裝示範教學(2) 永野 徹 張誌剛 理事長 (主治醫師) 12:00-13:30 Q&A(含午餐) 13:30-14:20 試穿、修改示範教學(1) 永野 徹 張誌剛 理事長 14:20-15:10 試穿、修改示範教學(2) (主治醫師) 15:10-15:20 交流與討論醫療護膝推薦 D(請利用時間自行至化妝室或使用飲水機) 15:20-16:10 脊椎側彎夜間背架的穿著評估與使用 方式(1) 永野 徹 張誌剛 理事長 16:10-17:00 (主治醫師) 脊椎側彎夜間背架的穿著評估與使用 方式(2)

 



五、手腕疼痛 (一) 成因: 搬運過程韌帶受到太大外力拉扯易形成扭傷。長期重複動作,醫療護膝推薦造成肌腱過度使用產生肌腱炎。有局部腫、 壓痛、用力或活動手腕有痛感、無法用力、關節活動受阻。 手腕過度使用,產生通往手部的神經受到手腕部位肌腱腫脹變粗,醫療護膝推薦擠壓迫正中神經產生如腕隧道症候 群,造成食指和中指及大拇指等正中神經支配之區域的手部疼痛、灼熱、刺痛及麻木,疼痛在晚上或睡 醒特別明顯。 (二) 腕隧道症候群治療: 1. 非手術治療: 1. 休息:減少手腕反覆動作及長時間的使用手腕工作。 2. 口服藥物治療。 3. 手腕固定支架:建議使用 2-4 週,使腕部得到休息。 4. 類固醇局部注射:需要反覆注射治療,約有 1/3 會在 1 年半內復發。 5. 復健治療。 2. 手術治療:壓迫神經的橫腕韌帶切開,使神經壓迫得以減輕,改善症狀。 6 參、肌肉骨骼傷害治療 肌肉骨骼傷害治療 一、急性傷害的治療 (一)原因:明確傷害發生原因及明顯生理改變,

 



總的來說,頸圈復健是一種有效的 頸圈復健的時間因人而異,取決於頸椎問題的嚴重程度、復健計劃的頻率和持續時間以及個人生理狀況等因素。 通常,頸圈復健需要持續進行幾周或幾個月,並建議在專業醫療人員的指導下進行。 在復健期間,建議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頸部姿勢,頸椎壓迫頸圈避免長時間低頭或扭轉頸部的動作,也可以進行一些輕度的伸展運動和瑜珈等運動, 以增強頸椎周圍的肌肉群,減少頸部壓力,有助於頸椎的復原和頸圈復健的效果。 椎周圍的肌肉群,改善頸椎的姿勢和減輕頸椎壓力,有助於頸椎的復原和頸圈復健的效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