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會建議避免跑跳類的劇烈運動,降低造成關節壓力的可能。 適合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嘗試的溫和運動與訓練可參考美國運動醫學會 ACSM 對於退化性關節炎患者的建議,依照各類別進行不同頻率、強度與時間的調配,詳情可參考下表: 項目/訓練類別 有氧運動 肌力訓練 柔軟度訓練具體項目 散步、騎自行車、游泳、土風舞、交際舞等 啞鈴、彈力帶、舉重機或推牆、棒式、伏地挺身等 靜態與動態伸展運動,站坐臥皆可 強度操作 由弱至強,循序漸進,加總每週做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或75分鐘劇烈運動 由弱至強,循序漸進,以8-12次為1組,對每個肌肉群進行訓練 強度相對低,但仍須以關節不疼痛為前提進行活動 時間頻率 30分鐘/天;-5天/週4組/次;2-3天/週(建議做1休1間隔訓練)動態伸展10下/次;靜態伸展10-30秒/次;可以每天做 然而每個人合適的運動,仍須依據個人的狀況進行評估及調整,關節炎支架因此在自行從事上述運動前,還是先請醫師評估比較保險。建議也可以嘗試更進階的HUBER 360® EVOLUTION智能運動,讓專業物理治療師從旁協助,依據你的需求及個人狀況,透過儀器檢測及搭配多元的運動模組,幫助您進行客製化訓練。 (二)退化性關節炎吃什麼?淺談退化性關節炎飲食禁忌!飲食與生活密不可分,對患者而言,吃對食物可神助攻,吃錯可能會付出疼痛的代價,因此不論是患者本人或照護者,都要格外留意飲食的類別喔! ▲可攝取的食物類別[1]富含膠質、軟骨素的食物:雞爪、蹄筋、貝類、小魚乾、木耳等。
治療方式? 一、藥物治療:消炎止痛劑、肌肉鬆弛劑。 二、 物理治療:局部熱敷、 電療與頸部牽引。 三、 手術治療:由於 頸椎病變大多是前 方椎間盤的退化、 突出及退化性骨刺, 造成神經的壓迫,所 以手術的進行大多是由前方著手,於頸 部前側切開傷口,在顯微鏡下進行神經 減壓術(頸椎間盤、骨刺的切除),醫療護腕推薦然 而椎間盤切除後造成椎體間的空洞,會 進行脊椎融合術,如:自體骨、椎體間 人工支架植入椎體間的空洞,或加金屬 板、釘固定,或植入人工椎間盤(可以 維持椎間高度、可以保持活動性保留此 節頸椎的活動度、可降低鄰近節頸椎病 變的產生)。另外由頸椎後方退化造成 的關節面增生、黃韌帶增厚引起的頸椎 狹窄進而壓迫神經,可採取後位手術行 椎弓切除或椎弓整形術,來達到椎管減 8 恩主公醫訊 專題 企 畫 壓的目的。
背型:( )A.正常 ( )B.駝背 ( )C.其他 測量: 1. 公分,(乳下胸圍) 2. 公分,(腸骨圍) 3. 公分,(臀圍) 4. 公分,(薦椎骨末端至 肩胛骨脊長度) 身高 公分,體重 公斤 □騎士背架(Knight Brace) 背型:( )A.正常 ( )B.駝背 ( )C.其他 測量: 1. 公分,(乳下胸圍) 2. 公分,(腸骨圍) 3. 公分,(臀圍) 4. 公分,(薦椎骨末端至 肩胛骨下緣長度) 身高 公分,體重 公斤 輔 具 種 類 量 測 參 考 值 四柱式頸支架 □S 號 □M 號 □L 號 □XL 號 量測頸圍 S 號:頸圍 26~30 公分。 M 號:頸圍 28~36 公分。 L 號:頸圍 34~44 公分。 XL 號:頸圍 44~56 公分。 脊椎側彎矯正背架胸頸支架 □S 號 □M 號 □L 號 □XL 號 量測胸圍 S 號:胸圍 65~80 公分。 M 號:胸圍 70~90 公分。 L 號:胸圍 85~100 公分。 XL 號:胸圍 90~130 公分。 □圍腰(加強型) □圍腰(加強加高型) 尺 寸 : □S 號 □M 號 □L 號 □XL 號 □XXL 號 □XXXL 號 量測肚臍圍。 S 號:肚圍 31 英吋以下。 M 號:肚圍介於 32~34 英吋。 L 號:肚圍介於 35~37 英吋。 XL 號:肚圍介於 38~39 英吋。 XXL 號:肚圍介於 40~43 英吋。 XXXL 號:肚圍介於 44 英吋以上。 透氣型圍腰(單層) □M 號 □L 號 □XL 號 量測肚臍圍。 M 號:肚圍介於 27~32 英吋。 L 號:肚圍介於 33~36 英吋。 XL 號:肚圍介於 37~40 英吋。 足後跟矽膠墊 尺 寸 :□S 號 □M 號 □L 號 □XL 號 減壓區:□中間 □側面 鞋子號碼 S 號:歐規 35-38。
§需透過適當的活動來促進椎間盤代謝 曲線回復運動 §每晚睡前在床上靜躺 20 分鐘 §可用毛巾捲捲成 20 公分及 15 公分 § 20 公分厚毛巾捲放在肚臍正 下方 § 15 公分厚毛巾捲放在肩膀上 方,頸椎下方的位置 該用力?還是該放鬆? 脊椎保健運動 - 肌力強化運動 § 腹直肌 § 身體前彎 § 腹外斜肌 § 身體前彎及旋轉 § 腹內斜肌 § 身體前彎及旋轉 § 關節炎護膝腹橫肌 § 將腹部向內收縮 § 為核心肌群中最主要的穩定肌肉 § 為最深層之腹肌 § 為人體最天然之束衣 § 與脊椎後側的背肌透過筋膜相連 § 可保護脊椎並防止脊椎受到傷害 放掉不好力量的好處 § 體態變好 § 肌肉負擔變小,身體比較輕鬆 § 緊繃感覺消失 § 酸痛減少 § 進行活動下 § 容易進行脊柱延伸 § 可改善側彎度數 § 頸椎壓迫頸圈維持好的姿勢也能愈持久 § 拉筋及活動身體時動作幅度會增加 肌耐力不足有關係嗎? § 健身房教練 v.s. 幼兒或孩童 § 體態平衡和遠離疼痛? § 組織柔軟有彈性
改善姿勢脊椎復健可以幫助改善姿勢,進而減少脊椎疾病和損傷的風險。例如,運動可以幫助加強脊椎周圍的肌肉,使得脊椎更穩定, 進而減少姿勢問題的出現。預防脊椎疾病和損傷脊椎復健可以通過運動、物理治療等方法來預防脊椎疾病和損傷的發生。例如,運動可以幫助加強脊椎周圍的肌肉, 增加脊椎的支撐能力,脊椎矯正器進而減少脊椎疾病和損傷的風險。 增加活動度椎復健可以幫助增加脊椎周圍肌肉的力量和柔韌性,從而增加身體的活動度。這對於日常生活中的活動和運動都有很大的幫助。 提高生活質量 通過脊椎復健,可以幫助恢復脊椎的功能和穩定性,進而提高生活質量。例如,減少疼痛和增加活動度可以讓人們更輕鬆地參 脊椎偏曲是指脊椎在正常情況下應該直立的狀態下,由於脊椎結構或肌肉韌帶的不正常發育或損傷,造成脊椎彎曲或扭轉的情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