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競爭性產品與替代性產品目前 TFT-LCD 的替代性產品包括:陰極射線管(Cathode Ray Tube,CRT)、超扭轉向列型液晶(Super
Twisted Nematic,STN LCD)、低溫多晶矽 TFT LCD(Low Temperature Poly-Si,LTPS)、電漿顯示器(Plasma
Display Panels,PDP)與電激發光顯示器(Electro Luminescene Display,EL
Display)等。就技術而言,各產品的應用範圍有所不同,將以替代品之功能強度、價格競爭力、市場區隔程度、消費者或下游廠商之轉換成本等各因素來探討替代品威脅程度:(一)
替代品之功能強度當替代品之功能與現存產品差異不大或其功能越強,則威脅性也越大。在此以厚度、螢幕尺寸、視角、反應速度、電視修理、解析杜、耗電量、使用壽命、對比與色階調性來作為判斷功能之依據,其各替代品之功能強度將以表
6 作說明。(二)
替代品之價格競爭力當替代品價格競爭力越強時,產品本身越容易被替代。尤其當產品功能差異不大時,價格扮演的替代程度也越大。在顯示器方面,TFT-LCD
Monitor 替代CRT Monitor 已成為趨勢。(三)
替代品市場區隔程度當替代品市場區隔越相近,替代程度也越大。目前產品市場區隔是以產品最適生產尺寸為依據。如 PDP 適用於大型顯示螢幕,OLED
則偏重於在小尺寸產品之應用,兩者的應用市場跟 TFT LCD 有所差距,故 TFT LCD 產品與這兩種替代品的市場區隔程度高。而 STN LCD、LTPS 與
TFT LCD 是相同尺寸與規格之市場區隔,但 STN LCD 在較大尺寸的螢幕市場上,因為畫質與反應速度處於劣勢,因此已被 TFT LCD 取代,而 LTPS
則因製程技術的問題,尚未能在大尺寸的面板量產,但因其產品特性將使得替代程度極高。
另外,以日本市場為例,PC 產業的營收已嚴重落後於電視修理、DVD
與數位相機等前三大消費性電子產品。在未來如果沒有一個具主導性的平台標準,而且二線廠商可能無法負擔自行開發的成本,而這樣的任務就落到某些擁有充分財力與地位的製造業者,所以回歸一定程度的垂直整合經營模式可能是有意義的。台灣
TFT-LCD 產業發展至今,在關鍵零組件上包括 CF、驅動
IC、偏光片、背光模組等都已有相當基礎,與面板廠之間的上下游搭配合作情形也很好,不過仍有一些尚待努力的地方。如玻璃基板以及增亮膜(Dual
Brightness
EnhancementFilm;DBEF),目前台灣廠商尚無能力自己生產,雖說康寧(Corning)、電器硝子(NEG)已來台設廠,但仍希望看到台灣能發展自己的技術。TFT-LCD
產業的發展對台灣的繁榮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而 TFT-LCD
產業要更有競爭力,適度的垂直整合勢在必行。下游應用康寧、中晶光電、旭硝子發殷達虹、錸德、勝華、默克CCFL:威力盟、台達電、敦吉LED:泰谷、璨圓、晶電、億光擴散模:華宏、長興Inverter:達方、和進、越峰背光模組瑞儀、輔祥、福華、大億科、中光電、奈普、先益驅動
IC聯詠、飛信、致新、奇景、華邦、聯電封測飛信、福葆、頎邦TFT-LCD 面板友達、奇美、華映、彩晶設備機器均豪、東捷、盟立、高僑、萬潤LCD
TV
品牌代工組裝廠瑞軒、歌林、聲寶、東元、明碁、大同圖 5 LCD TV 產業上下游供應鏈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第四節 價值鏈分析從全球
TFT-LCD
產業規模來比較台、日、韓之面板家數及規模,顯然台灣面板家數過多,先進世代 7 代以上投資落後不足,反之落後世代廠 5
代及以下則投資過度,台灣面板廠之營運聚焦於擴大規模,其理由認為「規模等於競爭力」,但日、韓競爭者卻聚焦在下游組裝及通路之整合,日本面板大廠
Sharp、Sony
自己以先進 6 代、7 代、8 代生產面板,自己組裝(也委託代工)並有享譽全球之品牌,韓國之 Samsung 及 LG 亦複製日本 LCD
之品牌、製造及通路策略。下游組裝及通路對面板產業異常重要,因向下整合則在價值鏈中的價值。
由於 LCD TV 是非自發光型顯示裝置,需要背光源來提供所需的亮度,結合彩色濾光片來形成色彩。LCD TV
過去一直以來採用冷陰極螢光燈管(CCFL)作為背光源,但 CCFL
存在多個問題,包括含汞、色彩表現範圍小和發光效率提升空間接近飽和等,因此,近年來全球廠商無不積極尋找替代光源,以期符合環保、節能、輕薄和高畫質等要求。未來
LCD TV 將朝 3D、LED 背光源、無邊框設計及螢幕電影化四大趨勢發展,其中又以 LED TV 挾其與 LCD TV
價差急速縮小、來自各國品牌業者支持,以及輕薄、節能等各項優點,備受市場青睞。第三節 競爭性產品與替代性產品目前 TFT-LCD
的替代性產品包括:陰極射線管(Cathode Ray Tube,CRT)、超扭轉向列型液晶(Super Twisted Nematic,STN
LCD)、低溫多晶矽 TFT LCD(Low Temperature Poly-Si,LTPS)、電漿顯示器(Plasma Display Panels,PDP)與電29激發光顯示器(Electro
Luminescene Display,EL
Display)等。就技術而言,各產品的應用範圍有所不同,將以替代品之功能強度、價格競爭力、市場區隔程度、消費者或下游廠商之轉換成本等各因素來探討替代品威脅程度:(一)
替代品之功能強度當替代品之功能與現存產品差異不大或其功能越強,則威脅性也越大。在此以厚度、螢幕尺寸、電視維修、反應速度、輝度、解析杜、耗電量、使用壽命、對比與色階調性來作為判斷功能之依據,其各替代品之功能強度將以表
6 作說明。(二)
替代品之價格競爭力當替代品價格競爭力越強時,產品本身越容易被替代。尤其當產品功能差異不大時,價格扮演的替代程度也越大。在顯示器方面,TFT-LCD
Monitor 替代CRT Monitor 已成為趨勢。(三)
替代品市場區隔程度當替代品市場區隔越相近,替代程度也越大。目前產品市場區隔是以產品最適生產尺寸為依據。如 PDP 適用於大型顯示螢幕,OLED
則偏重於在小尺寸產品之應用,兩者的應用市場跟 TFT LCD 有所差距,故 TFT LCD 產品與這兩種替代品的市場區隔程度高。而 STN LCD、LTPS 與
TFT LCD 是相同尺寸與規格之市場區隔,但 STN LCD 在較大尺寸的螢幕市場上,因為畫質與反應速度處於劣勢,因此已被 TFT LCD 取代,而 LTPS
則因製程技術的問題,尚未能在大尺寸的面板量產,但因其產品特性將使得替代程度極高。(四)
消費者或下游廠商之轉換成本對消費者而言,其轉換成本包括購置成本與使用成本等,因為顯示器是屬於耐久財,當消費者考慮轉換時,其主要考慮是將顯示器予以升級或完全更換。若以
CRT 與 TFT LCD 做比較,當消費者要購買液晶螢幕時,就必須完全捨棄映像管螢幕,轉換成本極高。
推薦連結:生活相關知識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