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7日 星期五

表現效果更細膩。LED 優點:色彩好、壽命長、環保就背光源應用而言,色彩好、壽命長

LED數碼顯示中每一個圖元單元就是一個發光二極體,如果是單色,一般是紅色發光二極體。如果是彩色,一般是三個三原色小二極體組成的一個大二極體。這些二極體組成的矩陣由數碼控制即時顯示文字或者圖像,造價相對低廉,組成的顯像面積大。一般車站、廣場等公共場合的字幕牌,露天大電視牆都是 LED 數碼的。而 LCD 液晶的圖元單元是整合在同一塊液晶板當中分隔出來的小方格。通過數碼控制這些極小的方格進行顯像,表現效果更細膩。LED 優點:色彩好、壽命長、環保就背光源應用而言,色彩好、壽命長、環保是 LED 優點所在。眾所周知,液晶電視維修本身不會發光,它依靠背光源將光線穿過顯示面板,展現圖形圖像。因此,背光源的技術直接影響到液晶電視的畫質。 傳統的液晶顯示器通常採用CCFL背光源,即冷陰極螢光燈。CCFL具有很多非常好的特性,包括極佳的白光源,低成本、高效率、穩定性好、操作方便等。目前已廣泛用於筆記本電腦、臺式機和電視機。由於成本低廉、技術成熟等原因,CCFL 仍將是 LCD 背光源的主流光源。 但是 CCFL 被認為不夠環保,含汞;色彩表現不夠,只能達到 NTSC 的 70%~80%。對於大尺寸電視機屏,CCFL 的電壓加高和加長管子的加工也有困難。相比之下,LED 採用發光二極體作為背光光源,可以提供紅、綠、藍、青、橙、琥珀、白等顏色,色域更加寬廣,能夠達到 NTSC 色域的 105%,這為液晶電視的色彩提升提供了保障。 另外,LED 壽命非常長,使用壽命可達 10 萬小時,如果按每天開機 5 小時計算,一台採用 LED 背光光源的液晶電視可以使用將近 55 年。此外,它還不含汞,環保性能更好。ED 急需面對的問題:成本、技術、透光效率。 儘管 LED 具有顯而易見的優勢,但真正要能取代或相當部分取代傳統液晶的 CCFL 發光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主要有成本、技術成熟度和透光效率等三方面的原因。
 


不過就畫質而言,WLED背光初期的畫質表現非常糟糕,遠遠不如RGB LED以及CCFL背光。電視修理廠商喜歡拿LED背光來混淆概念,試圖傳達"LED背光不僅功耗更低,而且畫質更好”的口號,不過當時許多經典的CCFL背光電視還在市埸中熱賣,加上等離子電視也有不少機型受追捧,LED背光的畫質騙局被拆穿,一度不少人最終放棄更省電的LED機型,繼續選購CCFL背光電視。 2010年:WLED背光逐步完善,市場接受度高相比較CCFL背光,WLED背光成本更低,電視廠商通過技術手段完善了WLED背光畫質表現,加上國家補貼政策的影响(指中國大陸),2010年是WLED背光全面侵占市場的一年。由於成本更低的關係,所有的電視廠商都投入了WLED背光的懷抱。在這裏要表揚索尼的是,索尼旗艦級電視依舊堅持採用頂級的RGB LED背光系統,電視售價十分驚人,不過依舊有高端玩家為其買單。 2011年:互聯網電視機型推出液晶電視全面採用WLED背光系統之後,電視廠商需要新的利潤點,這個時候互聯網電視的概念就被提出来了,TCL推出MiTV概念、長虹推“樂教”電,海爾“模卡”電視、三星趣味百科電視等等,電視内置Wi-Fi無線模組,内置瀏覽器,可直接瀏覽網頁等功能得到實現。内置在線視頻平台被認為是非常有前途的功能。 2012年:智慧電視衝擊主流市場互聯網電視並不是理想形態,其存在的價值是告知世人:電視具有多元化的可能。2012年,智慧電視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使用習慣,可以安裝APP應用程序成為可能,通過電視機玩游戲,刷微博,視訊聊天等等,不過最終證明,這一切都不如智慧手機來的方便。
 


未來發展方向與趨勢展望 2010 年,LCD TV 出貨量預計將高達 1.56 億台,較 2009 年成長 20%,雖然韓系與中國 TV 品牌業者仍多屬自行製造,但面對日系大廠委外比重轉趨積極,無疑是台灣 LCD TV 組裝廠擴張的大好良機。面對這波 LCD TV 的高成長趨勢,除了嘉惠台灣代工產業外,台灣 LED 業者與中、韓的 LCD TV 大廠合作密切,也可望持續受益。第三節 結論與建議目前關鍵技術、電視維修機產業的品牌、通路和技術主導權幾乎均掌握在日韓廠商的手上,雖然台灣面板廠具有技術能力,但是,液晶電視後續的視訊處理技術、45彩色的畫質控制,甚至是各地區不同的廣播系統,都會影響到想要切入此市場的廠商。因此,台灣 TFT-LCD 面板廠所能掌握的部份,並不是 LCD TV 絕對的關鍵技術。台灣若欲突破技術的重圍,顯然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但是,可以考慮結合新功能、提升生產技術與設法降低固定成本投資;在生產與供應鏈管理方面,應整合國內的上游廠商以求大幅降低成本,以發揮價值鏈上的最大效益,以求擁有未來產業的主導權;在策略聯盟方面,台灣廠商間應朝向籌組研發聯盟、產能協調、異業結盟發展,擺脫日本、韓國在技術上的羈絆與建立產能的優勢;強化自身的專利佈局,提高附加價值等周邊的技術方向著手,才有可能增加台灣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推薦連結:生活相關知識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