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通常把 1925 年 10 月 2 日蘇格蘭人約翰·洛吉·貝爾德(John Logie
Baird)在倫敦的一次實驗中「掃描」出木偶的圖象看作是電視誕生的標誌,他被稱做「電視維修之父」。但是,這種看法是有爭議的。因為,也是在那一年,美國人斯福羅統。儘管時間相同,但約翰·洛吉·貝爾德與斯福羅金的電視系統是有著很大差別的。
史上將約翰·洛吉·貝爾德的電視系統稱做機械式電視,而斯福羅金的系統則被稱為電子式電視。這種差別主要是因為傳輸和接收原理的不同。<註一>二、液晶的簡介1、液晶的發現(1)
西元 1888 年,奧地利植物學者雷尼澤(Friedrich Reinitzer)在加熱膽固醇類的萃取物:安息酸香膽固醇(cholestery
benzoate)時,意外發現該物質會有異常的熔解現象。此物質雖然會在 145℃熔解,但呈現的是白濁狀的液體,若繼續加熱到
179℃時,卻又成為透明的液體。反之,若觀察該物質從高溫往下降溫 的過程,在 179℃時,透明的液體又會成為白濁狀的液體,而低於
145℃時又會成為固體的結晶。(2) 第二年,德國物理學家雷曼(Otto Lehmann)發現上述白濁狀的液體外觀上雖然屬於液體,但卻顯示出類似固態晶體般的折射。於是雷曼將其命名為「液態晶體(liquid
crystal),這就是「液晶」的由來。2、液晶的性質(1)
固態、液態及氣態,是大家所熟知的三態。而液晶則是一種同時具有固體物質之晶體次序性與液體物質之流動性的半透明物質,並不屬於三態之一,介
於固態與液態之間,也稱為中間相(Meso Phase)物質。(2) 能成為液晶狀態的物質,其分子構造的形狀大多屬於長棒狀或扁平狀。
意想不到的是,4K電視比預想中的還要火熱,随着4K電視價格的步步下探,39英寸就已經有4K超高清電視版本,1080p電視在這一年正式與“高端”二字絕缘,2014年新推出的OLED電視也已經採用4K解析率設計。三星推出曲面UHD——HU9800電視系列,液晶電視也可以曲面顯示令不少消費者感到驚愕,事實上2013年8月份,索尼已經在杭州全球首發S990A曲面液晶電視,只不過解析率並未實現4K。在三星的引領下,各大品牌都有推出曲面液晶電視產品,不過態度比較謹慎,曲面電視的未來目前也難以下定論。
2015年:量子屏QLED延長液晶電視壽命儘管三星擱淺了OLED電視計劃,但LG則一直推行OLED戰略,對於其它電視品牌還好,對於三星而言,一旦LG
OLED
TV戰略推行成功,市場引領者的角色就難免尴尬。為此,三星將會在2015年推出量子屏QLED電視產品,簡單來說,QLED量子屏功耗僅為WLED背光的一半左右,畫質表現更為出色,如此一來,OLED與液晶產品之間的成本差距將會越來越大,這似乎再給LG出難題。所幸的是,LG一直奉行兩手抓兩手硬的策略,液晶電視絲毫不放鬆,憑藉IPS無與倫比的市場號召力,LG液晶電視在市場中的表現極為強勢。與此同時,LG也在竭力推行OLED
TV戰略,一心想要成為OLED電視的引領者,這種“即把當下的錢掙到了,又把未來的路鋪平了”的策略無疑是正確的。
寫在最后:陰極射像管受限於體積問題,很難實現大尺寸,因而被市場淘汰。等離子電視技術更先進,但不够開放,專利技術多數掌握在松下手中,迫使電視維修廠商只能把中心放在液晶電視身上,加上液晶電視没有燒屏風險,並且在解析率上占據優勢,很輕鬆就赢得了與等離子電視之間的戰爭。液晶電視上市至今,大約有10年左右的時間,在確立市場領先地位之後,主要經歷了WLED背光升級、互聯網電視、智慧電視、4K電視、曲面電視等發展軌迹,2015年不可避免的要往量子屏QLED方向發展(很快我們會為大家深度解析何為量子屏QLED技術,敬请期待),前途一片光明。儘管OLED電視技術更為先進,但從市場的角度來看,液晶電視或許還能統治下一個10年。
綜合上述,台灣液晶電視產業優劣勢以及機會和威脅之 SWOT 分析整理,如表 12 所示。表 12 台灣液晶電視產業 SWOT 分析優勢 Strength
劣勢
Weakness台灣企業的應變能力強工程技術人員素質高具成熟的高科技產業基礎勞動報酬競爭力較日為佳與中國合作及行銷中國市場之優勢產業結構不完整廠商研發投資經費相較日、韓低無法掌握重要關鍵技術品牌知名度相對劣勢全球行銷居於劣勢先進廠商的專利障礙機會
Opportunity 威脅
Threat產業正值成長期全球市場需求量大數位電視節目時代的來臨面板價格持續下跌日、韓、中廠商的威脅替代品的威脅潛在進入者增加第九章 液晶電視 (LCD
TV)產業前景分析第一節
我國目前面臨的產業問題台灣面板業市佔率快速衰退,主要可歸咎於二項原因-匯率與品牌。在金融危機衝擊之下,外債極高的韓國面臨極大的壓力,外資大舉匯出,韓元一年多來大幅貶值,台幣兌換韓元的匯率,從
2007 年 5 月高點以來,至今年 11 月韓元已經貶值 51%。台灣與韓國許多產品處於競爭狀態,對台灣出口產業產生劇烈的影響,最明顯的例子為 DRAM 和
TFT-LCD 兩大產業,雙雙因匯率因素造成國際競爭力下滑,虧損十分慘重。我國面板產業另一個問題,係缺乏品牌奧援。韓國二大面板廠三星與 LGD(前身為
LPL;樂金飛利浦),除自身本為世界液晶電視維修前五大品牌外,又與SONY
與飛利浦等知名電視品牌有合資或共同設廠的合作關係,以全球最大的北美市場為例,前五大品牌除夏普外均採用韓國面板為主,市佔率高達
45%,即使再扣除已經淡出品牌的飛利浦,也還有近四成的佔有率,產品有穩定的需求。反觀,台灣廠商雖然也發展出少數幾個電視品牌如
Benq、CHIMEI、AOC、Hannspree、VIZIO、Olevia 與 Polaroid
等品牌),然這些都僅能算是區域性或是二線品牌,面板需求量相對有限且不穩定,景氣一變動,訂單就會立即跟著下滑。
推薦連結:生活相關知識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