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頭族後續所衍生的問題不單單是令人詬病的視力問題,這些問 題包括了肌腱發炎、周邊神經病變、肩頸症候群、睡眠障礙及頸椎椎 間板突出或退化性疾症(俗稱骨刺),進而造成神經壓迫等。上述問 題最嚴重的莫過於頸椎退化性疾症,合併神經壓迫,接下來我們就針 對此問題進行介紹。 正常的脊椎構造是由椎體、醫療護腕推薦椎間盤、關節面、韌帶、脊髓、神經 根及血管所構成,每個構造各司其職,也互相配合,讓人的脖子能自 由活動。 隨著年紀增長,身上的器官會逐漸老化,韌帶會增厚及鬆弛、骨 骼會磨損退化、腦萎縮、記憶力退化及皮膚保水度也會喪失……當然 撰文 ◎神經外科專科護理師張怡苓人工椎間盤於 頸椎手術的運用 專題 企 畫 Nov.2018 7 脊椎也不例外。常見的頸椎退化性疾病有頸 椎間盤病變、頸椎狹窄及骨關節炎。 何謂頸椎椎間板突出症? 頸椎共有七節,像竹子般一節一節構 成,每節之間有一個纖維軟墊,叫作椎間盤 (人體的避震器)。
再計算X光片上 脊椎骨的彎曲程度所夾的柯卜氏角(Cobb angle),10度以內的稱為脊椎不正, 而超出10度以上則稱為脊椎側彎(註二)。 二、VISTA頸圈脊椎側彎的形成因素 一般人對脊椎側彎的看法不外乎是將原因指向:(一)長期坐站姿勢不良; (二)背包太重,或長期用側背的方式;(三)所睡的床太軟,因此產生脊椎變 形;(四)坐的時候蹺腳,使脊椎產生歪斜。 大部分脊椎側彎患者屬於「自發性脊柱側彎」仍是原因不明之外,其他脊 椎骨異常的側向旋轉及彎曲而產生的畸形現象,因脊柱骨的結構排列有旋轉或楔 現代鐘樓怪人-淺談脊椎側彎 2 狀變形的現象,而產生脊柱骨偏離身體之中軸線而彎曲,所以外觀上會出現身體 不正常歪斜的情形(註三)。 三、脊椎側彎的種類 目前醫學界對脊椎側彎的分類,眾說紛紜,根據學者研究(註四),歸納整 理了從1997到2003年期間,先將國內醫師與學者對脊柱側彎發生原因加以分類, 再加上其他學者的說法加以補充,完成下列的分類方式。脊椎側彎可區分為非結 構性脊椎側彎及結構性脊椎側彎兩大類: (一)非結構性的脊椎側彎: 脊椎本身並沒有產生畸形,而是指脊椎向側方彎曲。其主要的發生原因為 姿勢不良、長短腳、骨盆傾斜、髖關節痙攣,或脊柱旁肌肉痙孿等(註五)。但 只要改善其根本原因,側彎即可恢復,又稱姿勢性脊椎側彎或功能性脊椎側彎。 (二)結構性脊椎側彎: 指脊椎結構上發生畸形所造成。又可分為非自發性脊椎側彎和自發性脊椎側 彎(註六)。
(2) (主治醫師) 15:10-15:20 交流與討論 B(請利用時間自行至化妝室或使用飲水機) 15:20-16:10 醫療護膝推薦修模示範教學(3) 永野 徹 張誌剛 理事長 16:10-17:00 修模示範教學(4) (主治醫師) 2 (二)第 2 日:108 年 9 月 22 日(星期日)08:30-17:00 時間 講題 講座 主持人 08:30-09:00 報到 09:00-09:50 成型示範教學 永野 徹 張誌剛 理事長 09:50-10:50 組裝示範教學(1) (主治醫師) 10:50-11:10 交流與討論 C(請利用時間自行至化妝室或使用飲水機) 11:10-12:00 組裝示範教學(2) 永野 徹 張誌剛 理事長 (主治醫師) 12:00-13:30 Q&A(含午餐) 13:30-14:20 試穿、修改示範教學(1) 永野 徹 張誌剛 理事長 14:20-15:10 試穿、修改示範教學(2) (主治醫師) 15:10-15:20 交流與討論醫療護膝推薦 D(請利用時間自行至化妝室或使用飲水機) 15:20-16:10 脊椎側彎夜間背架的穿著評估與使用 方式(1) 永野 徹 張誌剛 理事長 16:10-17:00 (主治醫師) 脊椎側彎夜間背架的穿著評估與使用 方式(2)
手臂與腰部 距離不等距或胸廓不對稱等現象,來判斷嚴 重程度及側彎方向。 物理治療的目的 1.矯正側彎的角度,或延緩惡化的速度 2.加強肌肉力量,穩定並建立新姿勢 3.交導正確的姿勢與生活習慣,預防脊柱側 彎惡化 4 改善脊柱側彎的後遺症,如腰痠背痛或疲勞 等症狀 治療計畫 1.熱敷:放鬆軟組織 2.功能性電刺激:強化击側不足之肌力或放 鬆凹側僵硬之肌肉 3.關節炎護膝伸展運動:放鬆凹側僵硬之組織 4.肌力訓練:強化击側肌力不足的肌肉 5.穿戴矯正背架或手術治療之轉介建議 禁忌與注意事項: 一般而言,被診斷為脊柱側彎的青少年中, 約有 10%的患者會持續惡化,而需要進一步 治療。通常脊柱側彎角度在 20 度以下者,僅 需觀察和定期復健追蹤,成長中小孩若側彎 角度在 25-40 度,則需要配合使用特殊背架 治療,一旦穿上背架,必須穿到骨骼成熟為 止,男孩約於 18 歲,女孩約於 16 歲時才可 停止治療,治療期間除了洗澡和大動作的運 動外,都要長時間穿著背架。若脊柱彎曲的 角度在 40 度以上者,必須接受手術來矯正及 固定。由於姿勢性的脊柱側彎是漸進性的, 早期並無任何不舒服的感覺,且由於衣服遮 蔽的關係,父母難以察覺。通常直到父母或 老師發覺小孩肩膀、
什麼是骨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骨關節炎就是所謂的退化性關節炎,它是所有關節炎中最常見的一種。它通常會在中年或是老年人的頸部、背部、膝蓋及髂骨的關節上,發生退化性的關節病變。在70歲以上的老人中,有70%的人會在X光片上,看到骨關節炎的變化,但卻只有約一半的人會產生不舒服的症狀。骨關節炎也容易發生在過去曾經受傷、發炎、感染、承受過重的壓力或使用過度的關節上。患有骨關節炎的病人,會有關節活動上的限制和困難。 造成骨關節炎的原因 骨關節炎是由於關節軟骨的退化所致。而造成軟骨退化的原因則是多發性的。有部份的骨關節炎是由於基因的遺傳所造成,而這種特殊基因上的缺陷,會使得體內合成軟骨組織所需的胺基酸發生改變,進而使得軟骨組織提早退化,造成骨性關節炎。故目前醫學的研究重點,即是著重在了解這種基因上的缺陷,會對軟骨細胞造成何種生化上及功能上的改變。這些努力將有助於了解骨關節炎的形成原因。 骨關節炎的影響 骨關節炎是最常見的關節炎,目前關節炎支架在美國有大約一仟六佰萬的骨性關節炎患者。 幾乎所有超過75歲的老年人,都至少有一個關節發生骨性關節炎的變化。 在年輕的人口中,女性比男性容易得到骨性關節炎。 骨關節炎的診斷 由於骨性關節炎相當地常見,因此病人如果有持續性的關節疼痛,我們就必須考慮骨關節炎的可能性。而骨關節炎也可由身體的檢查、X光片的診斷來獲得診斷。除此之外,骨關節炎也可和其它類型的關節炎,同時發生在同一個關節上。 骨關節炎的治療 骨關節炎的治療可包括藥物學的及非藥物學的二大類治療方法,這兩種方法都可有效地解除病人的關節疼痛,並改善關節的活動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