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1日 星期二

被診斷為脊柱側彎的青少年中, 約有 10%的患者會持續惡化,而需要進一步 治療。通常脊柱側彎角度在 20 度以下者,僅 需觀察和定期復健追蹤,成長中小孩若側彎 角度在 25-40 度,則需要配合使用特殊背架 治療

 

 (5)具效期內之上列任一種障礙之 多重障礙證明者。 (6)經 ICF 鑑定具有肢體、平衡機 能障礙、失智症 (檢附申請、 鑑定相關文件影本),並經復健 科或骨科或神經科或身障醫療 相關科別醫師評估開立診斷書醫療護腕推薦 敘明具有高背輪椅輔具需求 者。 2.需檢附特製輪椅評估表(附錄 四)。 十四 不銹鋼截肢型特製輪椅(活動 扶手、活動踏板) 醫療護腕推薦台 三年 榮民服務處、榮譽國民 之家、各級榮院 需檢附復健科或骨科或神經科或 身障醫療相關科別醫師開立之診 斷書及特製輪椅評估表(附錄四)。 十五 不銹鋼特製高背輪椅 台 三年 榮民服務處、榮譽國民 之家、各級榮院 1.需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具效期內之肢體障礙證明者, 並檢附復健科或骨科或神經科 或身障醫療相關科別醫師評估 開立診斷書敘明具高背輪椅輔 具需求者(如新制第七類-神 經、肌肉、骨骼之移動相關構 造及其功能 05 肢體障礙者;中 度以上肢障者免附診斷書)。

 

 

 (2)具效期內之平衡機能障礙證明 者,並檢附復健科或骨科或神 經科或身障醫療相關科別醫師 評估開立診斷書敘明具高背輪 椅輔具需求者(如新制第二類眼、耳及相關構造與感官功能 及疼痛 03 平衡機能障礙者;中 度以上平衡機能障礙者免附診 斷書)。 (3)具效期內之失智症障礙證明 者,並檢附復健科或骨科或醫療護腕推薦神 經科或身障醫療相關科別醫師 評估開立診斷書敘明具高背輪 椅輔具需求者(如新制第一類神經系統構造及精神、心智功 能 10 失智症者;中度以上失智 症者免附診斷書)。 (4)植物人(檢附地區級以上醫院 開立之診斷書,或具新制第七 類-第一類神經系統構造及精 神、心智功能 09 植物人之障礙 證明者)。 (5)具效期內之上列任一種障礙之 多重障礙證明者。 (6)經 ICF 鑑定具有肢體、平衡機 能障礙、失智症 (檢附申請、 鑑定相關文件影本),並經復健 科或骨科或神經科或身障醫療 相關科別醫師評估開立診斷書 敘明具有高背輪椅輔具需求 者。 2.需檢附特製輪椅評估表(附錄 四)。 十六 不銹鋼特製高背骨科輪椅 台 三年 榮民服務處、榮譽國民 之家、各級榮院 需檢附復健科或骨科或神經科或 身障醫療相關科別醫師開立之診 斷書及特製輪椅評估表(附錄四)。



椎體是脊椎的主要骨頭結構,通常呈圓柱形,並且在上下部分都有一個平坦的表面。椎體之間的骨頭結構稱為椎間盤, 它們起到緩衝和分散脊椎之間壓力的作用。 椎弓位於椎體的後面,脊椎矯正器它們向外伸出,形成了一個弓形結構。椎弓的兩端通過關節連接,形成了椎間孔,這是脊椎中神經和血管的通道。 脊椎的功能脊椎退化是一種隨著年齡增長而發生的慢性疾病,也稱為脊椎關節退化或退化性脊椎病。它是由於脊椎結構和組織的逐漸磨損和老化所導致的, 可能會影響到脊椎的穩定性和功能。 脊椎退化主要是由於脊椎結構和組織的損耗和老化所導致的。頸椎壓迫頸圈隨著年齡的增長,脊椎的椎間盤和關節軟骨會逐漸磨損和失去彈性, 從而使脊椎結構變得不穩定。

手臂與腰部 距離不等距或胸廓不對稱等現象,來判斷嚴 重程度及側彎方向。 物理治療的目的 1.矯正側彎的角度,或延緩惡化的速度 2.加強肌肉力量,穩定並建立新姿勢 3.交導正確的姿勢與生活習慣,預防脊柱側 彎惡化 4 改善脊柱側彎的後遺症,如腰痠背痛或疲勞 等症狀 治療計畫 1.熱敷:放鬆軟組織 2.功能性電刺激:強化击側不足之肌力或放 鬆凹側僵硬之肌肉 3.關節炎護膝伸展運動:放鬆凹側僵硬之組織 4.肌力訓練:強化击側肌力不足的肌肉 5.穿戴矯正背架或手術治療之轉介建議 禁忌與注意事項: 一般而言,被診斷為脊柱側彎的青少年中, 約有 10%的患者會持續惡化,而需要進一步 治療。通常脊柱側彎角度在 20 度以下者,僅 需觀察和定期復健追蹤,成長中小孩若側彎 角度在 25-40 度,則需要配合使用特殊背架 治療,一旦穿上背架,必須穿到骨骼成熟為 止,男孩約於 18 歲,女孩約於 16 歲時才可 停止治療,治療期間除了洗澡和大動作的運 動外,都要長時間穿著背架。若脊柱彎曲的 角度在 40 度以上者,必須接受手術來矯正及 固定。由於姿勢性的脊柱側彎是漸進性的, 早期並無任何不舒服的感覺,且由於衣服遮 蔽的關係,父母難以察覺。通常直到父母或 老師發覺小孩肩膀、



頸圈在頸椎復健中可以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但須在醫生或復健師的指導下使用,並且應該根據個人情況和症狀選擇合適的頸圈。 以下是頸圈在頸椎復健中的幾個方面的應用:穩定頸椎:如果頸椎受到損傷或創傷,使用頸圈可以穩定頸椎,減少頸部運動, 幫助頸部肌肉和組織恢復和療癒。這對於頸椎的損傷和疼痛治療非常有益。 減輕頸部負擔:長時間的坐姿或電腦工作容易引起頸部肌肉緊張和疲勞,使用頸椎壓迫頸圈可以減輕頸部負擔,幫助頸部肌肉放鬆,減輕疼痛和不適。 預防頸部傷害:運動或其他高風險活動時,使用頸圈可以幫助頸部受到保護,預防頸部損傷和創傷。 然而,使用頸圈也存在一些潛在的風險。如果使用不當或長時間使用,頸圈可能會加劇頸部肌肉的衰弱,導致頸部運動範圍減少, 甚至增加頸椎受損的風險。因此,在使用頸圈進行頸椎復健時,一定要注意使用時間和頻率,避免對頸部造成不良影響。 最好是在醫生或復健師的指導下使用,並盡可能結合其他復健治療措施,如運動療法和物理治療等,以達到最佳的復健效果。

脊椎矯正是一種醫學療法,通常是針對脊椎的姿勢和結構進行治療。這個療法的目的是恢復脊椎的正常位置和運動能力, 減輕或消除脊椎問題引起的疼痛和不適。脊椎矯正器有多種治療方式,下面我們來一一介紹。 手法矯正 手法矯正是最常見的一種脊椎矯正方法。這種方法通過醫生手部的操作,針對脊椎骨頭的位置進行調整。 醫生可以使用各種不同的手法,例如利用矯正桿、按摩、手掌壓力等等。手法矯正需要專業的技巧和經驗,才能避免對身體造成損傷。 牽引矯正 牽引矯正是一種通過伸展脊椎來改變脊椎結構和姿勢的療法。這種方法通常使用牽引器或其他設備,通過輕微的牽引力拉伸脊椎, 以改變脊椎的位置和角度。牽引矯正通常被用來治療脊椎間盤突出、脊椎壓迫症等脊椎問題。 運動矯正 運動矯正是一種通過運動來矯正脊椎姿勢和結構的方法。這種方法通常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運動訓練,才能達到有效的治療效果。 運動矯正可以改善身體的姿勢和運動方式,從而減輕脊椎問題造成的不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