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研究多醣體多年,每每談及多醣體之於人體運用,其效能影響層面可謂遍及全身,無論抗腫瘤、抗感染、抗老化、甚或使多種功能失常器官恢復運作,此說總難免讓人心生疑竇。不過,歷經無數次實驗與見到其臨床表現之結果後卻又滿懷信心。追究其事實,關鍵是在於 「多醣體」的活化細胞機制,係藉由遍佈全身免疫細胞之活化,而發揮各組織的協調作用,透過對整體的生理平衡,進而發揮重大的影響。科學的浩瀚讓人感覺到自我的渺小,些微的成果就費了我們二十幾年光陰。筆者希望藉由本冊內容,讓人們對於菇蕈多醣體的效能,能有更多的了解。 近年來許多動物和人體模式的研究結果,顯示巨噬細胞和褐藻糖膠菇蕈多醣體結合後,巨噬細胞不但會活化增生,還可以加強其辨識外來異物和吞噬的能力,並能增加細胞激素的分泌,使之具有較強的趨化性、抑制並對抗腫瘤殺死癌細胞和活化補體的能力,在與治療癌症藥物同時使用,有相乘的效果,也能減輕化療及西藥的負作用,因此菇蕈多醣體與抗癌藥物的合併使用,勢必將成為未來癌症治療的新趨勢。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人類,受到不良的生活環境、藥物或化學製劑的過度使用,悖於自然常理的生活習慣及生活壓力過度緊迫的結果,導致人類普遍的出現天然抵抗力減弱,甚至容易罹患疾病。現代西方醫學過度重視針對單一生病部位的作用,容易產生很多負作用,治癒率也逐漸降低。我們認為,唯有依靠現代醫學與自然醫學的結合與並用,人類才能擁有真正健康的生活。菇蕈多醣體為著重全體、調整平衡狀態的天然保健食品,在創新科技的烘托下,深信菇蕈多醣體將以其無負作用的魅力,成為二十一世紀全球健康產業之主流。
對酵母葡聚多醣體有相當程度研究的薛智中醫師進一步說明,酵母葡聚多醣體是β葡聚多醣體的一種,β葡聚多醣體具有增加白血球和巨噬細胞凸觸作用與吞噬能力,能增強免疫力,卻不會過度增強,是叫做「調節」,因此不會干擾原本免疫系統原本辨識異物的功能。這就像「警察抓小偷」一樣,給予獎勵可以讓警察更有動力去抓小偷,但再多的獎勵也不至於讓警察栽贓守法老百姓是小偷。中醫師表示,β葡聚褐藻糖膠多醣體無法由人體自行製造,必須從酵母菌細胞壁、靈芝或其他蕈菇類中萃取而得,分子結構彼此有所差異,活化及調節免疫細胞的效果也有很大不同,且目前研究發現,從酵母菌細胞壁取得的純度較高,因此運用較普遍。需注意的是,人體腸胃無法分解酵母菌細胞壁,因此想單單靠攝取酵母菌補充酵母葡聚多醣體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必須先經萃取才行。由於酵母葡聚多醣體的成分天然,除了特殊情況像是器官移植者比較不適合之外,其他絕大多數人都可以食用,加上其可活化和調節人體免疫系統的作用也獲得各國研究支持,因此全球食品、飲料和營養補充品大廠,陸續將葡聚多醣體添加在各種營養保健食品裡。但國內食安爭議不斷,消費者在選購這類「抗品」之前,別忘了認清品質標章,例如「SNQ國家品質標章」,標章有效期僅有一年,相同產品即使上市一年,也需要年年再被重新審查,才能維持標章資格,比較值得信賴。
葡萄——葡萄具有較強的抗癌性能,因為它含有的白藜蘆醇可以防止健康細胞癌變,並能抑制已惡變細胞擴散。七、綠色蔬菜——深綠色蔬菜具有防癌作用。如菠菜、褐藻醣膠等,它們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包括葉酸、葉黃素等。科學家據此提出蔬菜的顏色越深,抗氧化劑含量越高,抗癌防癌作用越強。八、海產品——海帶、紫菜、裙帶菜等海藻類,都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海藻內含有多種微量元素,碘的含量尤其豐富,且其有機碘在體內吸收、排泄比較緩慢,對預防癌症相當有效。海帶中除含有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等多種的營養素外,還能濾除鍶、鎘等致癌物。九、麥麩——麩皮不僅能輔療糖尿病、血膽固醇、血脂過高、便秘、肥胖症、齲齒等病症,還可預防腸癌的發生。麥麩中含有豐富的纖維素,纖維素是一種不溶性纖維,能稀釋腸道內的多種致癌物質,加快食物通過腸道的速度,促使排便,減少致癌物和腸道接觸的機會。十、柑橘柚子類——柚子還可以作為癌症患者放療前的預防保護性食品。科學家還發現,柚皮本身有和人參一樣強的抗癌活性,對子宮頸癌細胞的抑制率,在體外試驗中高達70%-90%。柑橘汁中存在著一種抗癌作用很強的物質,即“諾米林”,它能使致癌化學物質分解,大大降低其毒性,還可切斷病毒核酸的長碳鏈,抑制癌細胞生長,防止胃癌的發生。
冬天是心血管疾病好發時節,尤其是氣溫急遽下降時,常引發血管收縮,造成血壓驟升,容易引發心血管症狀。其中心肌梗塞更是致命殺手,即使血管只堵塞百分之三十,也可能因壓力造成斑塊或血管爆裂,造成血流受阻,引發致命危機 維他命D缺乏在心血管疾病患者身上非常常見,因此在這類疾病上,維他命D可被視為預測疾病發生的獨立因子(包括中風及心臟病)在一則研究中發現,女性體內vitamin D濃度較高者(前三分之一)能降低68% 的心臟病發作風險(相較於最低的後三分之一),而男性則能降低 44% 的風險相反來說,假如體內vitamin D濃度均處於低濃度,則會提高42%的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及64% 的中風發生率全球每年約有1千萬名確診癌症新病例,其中只有5–10%與遺傳缺陷有關,而其餘90–95%則源於環境及生活因素(吸煙、飲食(油炸食品、紅肉)、飲酒、環境污染、感染、壓力、肥胖和缺乏褐藻糖膠)雖然醫學進步讓癌症診出率及治療方法提升,但罹癌率還是居高不下,因此預防顯得格外重要一則文獻統合分析(Pooled Analysis,包含2則群組研究,對象為2,304位55歲以上女性)指出,相較於血液中25(OH)D濃度小於20 ng/ml(屬維生素D缺乏)的對象,若25(OH)D大於40 ng/ml能減少67%的癌症罹患風險。另則文獻統合分析則(meta-analyses,包含64則觀察型研究,共44165位癌症案例)指出,較高的血液維生素D數值(25OHD)能降低癌症死亡率(幅度達26%)與疾病惡化速度(幅度達16%)
美國聯邦交易委員會(FTC)日前指控近年在該國熱銷的更年期婦女保健食品Amberen在包裝標示和廣告中宣稱已經由臨床證實能讓更年期或停經前的婦女持續減重;然而,產品的實際臨床試驗結果無法證明其具備減重功效,因此FTC認定這項產品涉及宣稱不實。行政院消保處關心更年期婦女的健康安全,除了立即將這項資訊轉知主管機關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參考留意外,更搜尋國內販售Amberen產品情形。經初步查詢結果,目前在國內實體及網路商店並未有廠商進口販售,但消費者仍舊可透過淘寶網、褐藻醣膠代購網站或自行攜帶等途徑,輕易自國外取得這項產品。其實,透過自行攜帶或代購取得國內尚未正式進口的保健食品固然方便,卻也代表此類產品並未經過我國政府的審核、把關,有些褐藻醣膠產品的成份或劑量未必符我國法令規範;另一方面,萬一消費者不幸吃出問題,也恐因國內無代理商,而發生跨國爭議致求償不易的狀況。行政院消保處提醒,消費者在服用更年期保健食品前,應先徵詢醫療專業人員的建議,了解自身的實際需求和注意事項;在面對市面上琳瑯滿目的更年期保健食品時,也應充分瞭解產品資訊,審慎選擇合格廠商生產、進口的合法產品,並注意包裝標示是否完整、清楚、詳實;倘若服用後出現任何不適情形,也應儘速就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