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胺酸 纈胺酸 半胱胺酸 甘胺酸 蛋白質的 4 級結構蛋白質需要經過一連串修飾和折疊才具有功用紅色的圈代表實際作用的胺基酸為什麼需要經過折疊才有用?以酵素為例) 依照人體所需分成 3 種人體無法製造的胺基酸 一定要由飲食中得到的人體在特定情形下無法製造戒無法製造足夠的胺基酸需從飲食補充 人體可以製造的胺基酸 無需從飲食中得到的含有人體所有必須胺基酸的蛋白質稱為完全蛋白質戒優質蛋白質
蛋白質的持續分解除了是一般的新陳代謝外,也可用來移除外來的蛋白質及對環境變化的調適(如因應養份不足與不同發育階段的需求等) 3. 影響蛋白質分解速率的因子蛋白質分解(水解)的過程需要能量,具有一級反應的動力特性,且被分解的蛋白質分子是隨機選取 正常細胞內不同的蛋白質有不同的分解速率精氨酸- 蛋白質的半生期(half-life)較短者,細胞內分解的速率較快
蛋白質(肝糖磷解酶)因特定胺基酸接上特定的化學基團(磷酸基)後而改變其活性,胺基酸此修飾作用屬共價鍵結的形成,因此活性變化之間需其他酵素的參與* 阻害劑Amplification of signal磷酸化磷酸化 - 共價修飾的調控機制通常是細胞代謝受激素調節的方式,有訊號放大的效果 5. 其他機制與其他蛋白質的接合作用- 如蛋白質激酶A (protein kinase A, PKA)*與調節次單元的接合 - 如調鈣蛋白(calmodulin)可調控受Ca2+調節的蛋白質或酵素 蛋白質的分佈(compartmentation或localization)- 如葡萄糖運輸蛋白的細胞表面受胰島素的影響
二維電泳之靈敏度也比其他任何一種單獨進行之電泳方法高。 二維電泳可分離分子量相同但等電點不同之蛋白質;或是等電點近似但分子量不同者。 圖3-22(a) 精氨酸顯示蛋白質樣品先以柱狀之等電焦集法進行第一次分離,爾後將此柱狀膠體水平置於平板狀膠體上進行 SDS 聚丙烯醯胺膠體電泳分析。完成後所得到之膠體,水平方向是依蛋白質之不同等電點進行分離,垂直方向則依蛋白質分子量大小差異進行分離。 圖3-22(b) 顯示以二維電泳技術可以解析出超過1,000 種大腸桿菌中之蛋白質。 圖 3-22(a) 二維電泳。圖 3-22(b) 二維電泳。
目前已知此28個胺基酸和細胞色素c的功能有密切的關係,只要任一個胺基酸被其他種類的 胺基酸取代時皆會影響細胞色素c的功能當比較不同物種的細胞色素c的精氨酸序列時,發現不同物種間的序列差異程度與其親緣關係有一定的比例關係*- 如人的細胞色素c胺基酸序列與黑猩猩的完全相同, 與其他哺乳類有10個胺基酸的差異,與爬蟲類有14個差異,與魚類、軟體動物、昆蟲與酵母或高等植物則分別有18個、29個、31個與40個以上的差異 - 分析細胞色素c的胺基酸序列差異所建構的“演化樹”(phylogenetic tree, 系統發生樹)與使用傳統方法所建立的演化關係極為符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