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0日 星期一

不僅要譯出話語的含義,也要譯出話語的語氣,才能把話語的用意彰顯出來

語句的「聲音效果」(sound effect) 不一定要用韻律、頭韻、尾韻等韻文技巧來達成。有時,用字(diction/ wording) 的選擇與排列,也確實能讓「聲音變成意義的回響」。像ڊWhen Ajax strives some rockڇs vast weight to throw,ژThe line too labors, and the words move slowڄڋ這兩詩行用了許多單音節的長、重母音,便把「奮力舉石投擲的苦與慢」用音效表現出來。如果將它譯成「當艾賈克斯奮力要擲巨大重石時,/ 詩行也要用力出,文字也要慢慢使。」這樣便有同等的音。4.13 安排字詞所造成的音效,最容易在「語氣」(tone) 中流露出來。在進行口譯時,不僅要譯出話語的含義,也要譯出話語的語氣,才能把話語的用意彰顯出來。就算在論文翻譯時,譯文的字詞選擇與安排,如果妥適,也一樣會彰顯原文所帶有的語氣。例如,在莎劇Richard II 第二幕第三景中,當Bolingbroke來拜見Duke of York 時,他一開口便稱呼約克公爵ڊMy gracious uncleڋڪ我仁慈的叔父)。聽到這稱呼,約克公爵立刻不屑地回說:ڊTut, tut! Grace me nograce, nor uncle me no uncleڄڋ如果把這回話譯成「噓,噓!不必對我說什麼仁慈,也不必對我說什麼叔父」,恐怕不能充分彰顯那不屑的語氣。但如果將它譯成「嘖,嘖!不要對我說仁說慈的,也不要對我說叔說父的」,這就更能逼真地說出原有的語氣。
 


馬可波羅在遊記中所述的內容可信度不高,連該書的版本都沒有定數,有的有四篇,有的只有三篇。那些關於西方人看了這本書引發對古老東方國度嚮往的說法大約也是個傳說吧?他們介紹說這本書描繪當時中國的繁華、富庶,並要我們引以為自豪,我們的祖先也曾經闊過。看看書中那時哪裡有我們的國家?我們的首都北京被他們稱為“汗八里”,這裡是韃靼人、契丹人、突厥人、撒拉森人的樂園,哪裡看得到華夏的子孫?就是到了雲南這樣偏遠的西南邊陲,都是由韃靼人統治,韃靼人禁止我們打獵、撈珍珠,只為那忽必烈一人享用。在北京的北土城公園裡有忽必烈進入北京的大型雕塑,那神氣比解放軍進入北京城還要英武許多。法國大儒孟德斯鳩說韃靼人是世界的禍害,曾經兩次征服中國,但我們中國人卻不這麼看,還自豪地說我們的祖先曾經打到了歐洲,我們的歷史地圖在那個時代是多么的遼闊。那個年代按顧炎武的說法應當是中華民族第一次亡天下,按照“殖民地”的概念來看那時的中國只是蒙古人的殖民地。我們的文化是順從的,被人家征服了就直接認他為祖先,明時的江山被大清國侵占了,於是大家都蓄起了長辮,做了大清國的順民。但順從不一定是中華一貫的思想,清末反清鬥士們提出 “驅逐韃虜、恢復中華” 的口號,直接指出滿清就是韃虜,魯迅先生也提出成吉思汗應當是蒙古人的祖先。馬可波羅遊記由一個不可靠的人記的不可靠的傳說,讀了該書很容易得到這樣的判斷,但是對待歷史我們還缺乏評判的尺度和價值觀念的基本準則。
 


中翻英譯者
第一步當然是先把中文翻譯成英文,中翻英譯者必須對於專有名詞多留意,最好對於該領域有接觸過,一般譯者一天大約能翻譯2000~3000個字,但對於論文翻譯的高度專業,一天大約只能翻譯1000~2000個字,而且對於沒有提供專有名詞的論文,翻譯起來可能更為耗時費力,每個行業的領域各有不同,首先譯者務必要了解原文所要傳達的意思。包括字面上的意義甚至是延伸或衍生的意義。最基本的是譯者必須先了解原文內容。以中翻英來說,許多不成熟的翻譯乃被中文的表面意義所誤導。電腦的翻譯之所以容易製造笑話,就是由於它缺乏人腦所能理解的變動因子的功能。因此人工的翻譯,往往才能在譯者讀入原文原意並深入了解後,得以有通盤且正確的翻譯結果。

外師檢視文法
前面說過國外期刊對於英文文法要求嚴格,再加上論文內容都具有專業度,所以,中翻英譯者在論文翻譯完成後,還要經過外籍英文老師的文法檢視,因為有些中文式的英文,國外期刊審查是不會通過的,外籍英文老師可以再核對翻譯文法上有的問題。

翻譯主管核對
在經過中翻英的譯者翻譯與外籍英文老師核對完之後,翻譯主管必須核對原文與譯文,論文翻譯上有沒有遺漏的字句或者詞意沒有表達清楚的地方,這一部分實際上是相當重要的,實務上譯者在翻譯的時候很容易遺漏某段文字或斷落,甚至整段文字翻譯的詞不達意,這都會對翻譯社的翻譯品質,大打折扣的重要評分項目。
 

 推薦連結:生活相關知識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