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5日 星期日

為具有公用地役權的私有土地,通常既成道路在都市計畫圖上會標示出來,但在地籍圖上則不會標示,寬度多為6米,亦有2米或3米的寬度。既成道路的要件是必需此道路已通行10-20年之久,有兩戶以上的人在通行此道路。 其意指私有土地若供公眾通行數十年有餘

 第七百七十九條第四項規定,於前項情形準用之。 如果可以行使袋地通行權,就能化危機為商機,土地就有投資並獲利的機會。(點我了解更多袋地通行權) 不過,買賣道路用地因為通過鄰地會造成鄰地所有權人損害,擁有通行權的人應給予補償,目前民法並沒有規定補償的標準,在實務上需以所有權人受損害的程度來判定,而通行權人因通行而得到的利益,不能作為補償的標準! (2) 是否為「法定空地」? 法院查封不動產時,不見得會清查土地是否為法定空地,而法定空地不能分割。所以,不能只依賴法拍公告上的資訊來判斷,最好在投標之前申請謄本,仔細看清楚有沒有相關註記。 民國 103 年來,地政機關逐步清查,對建管處建照資料,法定空地註記在謄本,建立「套繪管制」。若無註記,不代表無套繪,須由所有權人向建管處申請查知。 被套繪的土地謄本上通常會註記「未經解除套繪管制,不得辦理分割」。ps. 如果是農地,可能額外還有「已興建農舍」的記載。 此外,民國 73 年 11 月 7 日之前,法定空地可以過戶到私人名下;在民國 73 年 11 月 7 日之後,才規定法定空地必須要社區所有人共同持分。

共有土地遭侵占/竊佔當共有土地遭人竊佔時,此舉已觸犯刑法第320條第2項的竊占罪,此外,共有人可依民法第818條規定,向土地侵佔者提出民事訴訟,依照各自應有部分比例來要求返還。 了解共有土地分割道路用地後,歡迎有貸款需求者諮詢台新 以上就是關於共有土地分割的相關資訊!你有共有土地(持分土地)貸款的需求嗎?銀行土地持分貸款需要所有共有人同意,讓你傷透腦筋?別擔心!找民間台新代書幫助你,不需其他持分人同意也能貸款! 台新共有土地貸款依照貸款人所持有的比例進行貸款,只要備妥文件即可辦理,流程間單又快速,首次申辦享有優惠持分土地貸款利率0.88%起(月息),最快三天內就撥款,讓你快速取得資金。 台新共有土地貸款流程 申請:客戶提出需求,由台新代書專員提供土地持分諮詢。 估價:針對客戶物件現況、市價、實價登錄、公告現值...等等,由專業人員做鑑價報告。 審核:根據鑑價報告,核算土地可貸額度、利率,並回報客戶。 設定:由國家合法代書與貸款人當面簽約並對保此項流程需由地主本人親自簽約對保。

買到建築基地內或社區內的私設收購道路用地可以擋住不讓別人使用或要求通行費嗎? 路地重要考量點之一:土地使用權同意書 得標前地主已出具土地使用權同意書給其他人使用,得標後要繼受嗎? 路地重要考量點之二:袋地通行權 袋地通行權之通行償金 袋地通行權無效 若為分割地號,且分割前的原地號臨路可通行,則不能主張袋地通行權 其他相關問題 法院袋地通行權之確定判決可以代替申請建照之土地使用權同意書嗎? 如果買到上面有房但借用給第三人的土地,可以要求拆屋還地嗎? 如果想標的地沒有直接連通到公路,須經過前面另一塊土地,投標前需考量什麼? 有建物的話,要看該建物有沒有保存登記? 沒有建物的話,要看過去兩地是不是同一地號? 「道路」的概述 「道路」是公權與私權的交界領域,在土地開發中是最難的部分,如果不懂路的話,買到建地有可能變廢地,所以,路地的所有權關係、相關法令限制是投資前必做且要仔細做的功課。

向民間貸款機構辦理持分建地借款只需本人同意,且貸款公司也會向其他持分人保密,再加上民間貸款公司審核條件較寬鬆,相較之下,銀行審核較嚴謹,常有貸款無法通過的問題。因此如果急需用錢,民間貸款機構會是你最佳選擇。 持分建地借款流程怎麼走? 向台新代書申辦持分建地借款,流程只要5步驟: 持分建地借款申辦流程 二、審核評估 提供相關資料,由林專員為你的土地做評估,審核你的土地價值與條件並決定核貸的金額與利率。 三、額度審核 核對建地貸款資料,道路用地借貸雙方確認無誤後就可以簽訂合約。 四、抵押設定 由林專員與國家合格代書陪同貸款人一起到地政事務所做抵押權的設定。 五、立即撥款 設定手續完成後,將核貸的金額撥款至指定帳戶內,讓貸款人能馬上運用資金。 建地借款需準備什麼資料? 申辦建地借款需準備的資料如下:

(地籍圖上未顯示,但已是現有道路) 就是現有巷道,為具有公用地役權的私有土地,通常既成道路在都市計畫圖上會標示出來,但在地籍圖上則不會標示,寬度多為6米,亦有2米或3米的寬度。既成道路的要件是必需此道路已通行10-20年之久,有兩戶以上的人在通行此道路。 其意指私有土地若供公眾通行數十年有餘,且道路用地便道所有權人從未禁止,應認為已有公用地役權關係存在,可經當地鄉鎮公所將該通路編為既成道路。便道所有權人雖保有所有權,依法即不得訴請收回土地,亦不得違反供公眾通行的目的而為使用。以目前國内多達1.6萬公頃的公設用地(含道路用地),政府根本無財源徵收,因此既成道路原則上是不徵收的。既成道路已供公眾使用數十年,所以土地所有權人雖擁有土地所有權,但不能把土地圍起來不讓公眾通行。既成巷道之認定應以供公眾通行為要件,並應有民法第787條規定之必要通行權及民法第851條、852條規定因時效而取得通行之地役權。又地役權之時效取得期限,應依民法第772條規定意旨,並準用民法第769、770條規定辦理。 公眾通行巷道之認定係依台灣省建築管理規則第4條規定辦理,且依行政法院76年6月判字第1077號判例釋示:「巷道必須供公眾通行20年以上,始構成公眾通行道路,又所謂公眾通行乃指供2戶以上通行之謂,依台灣省建築管理規則第2條規定,係為辦理建築線指定及申請建築之使用,並無涉及民法787條「袋地通行證」、788條「開路通行權」糾紛,若巷道如確屬該戶唯一出路,應請協調土地合併或循司法途徑解決。 既成道路符合一定要件而成立公用地役關係者,其所有權人對土地既已無從自由使用收益,形成因公益而特別犧牲其財產上之利益,國家自應依法律之規定辦理徵收給予補償,各級政府如因經費困難,不能對上述道路全面徵收補償,有關機關亦應訂定期限籌措財源逐年辦理或以他法補償。若在某一道路範圍內之私有土地均辦理徵收,僅因既成道路有公用地役關係而以命令規定繼續使用,毋庸同時徵收補償,顯與平等原則相違。至於因地理環境或人文狀況改變,既成道路喪失其原有功能者,則應隨時檢討並予廢止。 依據土地稅減免規則第9條規定,無償供公共使用之私有土地,經查明屬實,在使用期間內,地價稅或田賦全免。但其屬建造房屋應保留之空地部份,不予免徵。 ★私設道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