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對於許多的用戶而言可能是一個比較新鮮的名詞,不過這種技術存在的歷史可能遠遠超過了我們的想像 -
在 1888 年,一位奧地PDF 檔案使用 "pdfFactory" 4利的植物學家 F. Renitzer 便發現了液晶特殊的物理特性。< 圖一
液晶顯示器構造>第一台可操作的 LCD 基於動態散射模式(Dynamic Scattering Mode,DSM),RCA 公司喬治·海爾曼帶領的小組開發了這種
LCD。海爾曼創建了奧普泰公司,這個公司開發了一系列基於這種技術的的 LCD。 1970 年 12 月,液晶的旋轉向列場效
應在瑞士被仙特和赫爾弗里希霍夫曼-勒羅克中央實驗室註冊為專利。 1969 年, 詹姆士·福格森在美國俄亥俄州肯特州立大學(Ohio
University)發現了液晶的旋轉向列場效應並於1971年2月在美國註冊了相同的專利。1971年他的公(ILIXCO)生產了第一台基於這種特性的
LCD,很快取代了性能較差的 DSM 型 LCD。三、彩色顯示原理:LCD 技術也是根據電壓的大小來改變亮度,每個 LCD
的子圖元顯示的顏色取決於色彩篩檢程式。由於電視修理液晶本身沒有顏色,所以用濾色片產生各種顏色,而不是子圖元,子圖元只能通過控制光線的通過強度來調節灰階,只有少數主動矩陣
顯示採用類比信號控制,大多數則採用數位信號控制技術。大部分數位控制的LCD 都採用了 8 位控制器,可以產生 256 級灰階。每個子圖元能夠表現 256
級,那麼你就能夠得到 256×3 種色彩,每個圖元能夠表現 16,777,216
種成色。因為人的眼睛對亮度的感覺並不是線性變化的,人眼對低亮度的變化更加敏感,所以這種 24
位的色度並不能完全達到理想要求。工程師們通過脈衝電壓調節的方法以使色彩變化看起來更加統一。
智慧電視發展至2014年末,依舊在探索和搭建最理想的生態。儘管如此,消費市場上的智慧電視依舊大紅大紫,三星ES8000/9000高端系列為智慧電視的發展引領了正確的方向,用户界面、操控方式、在線視頻、語音命令、手勢識别等功能也頻頻出現在電視產品之上,但在這一年,智慧電視整體的體驗依舊不够理想,消費市場主動或被動的接受這些半成品。
2013年:智慧系統逐步完善,OLED電視首次上市等離子電視基本不再有新產品,液晶電視一家獨大,電視廠商努力改善智慧系統的用户體驗,智慧電視的性能得到提升的同時,整體的智慧體驗有了全面的提升,其中三星F8000/F9000和LG“觀韵”系列的智慧體驗尤為出色,前者擁有動作識别技術,後者則創新式的推出了動感應遥控器。小米公司推出小米電視,創維推出酷開互聯網品牌戰略。經過電視產業的不斷努力,智慧體驗基本可以滿足用户需求。當然,2013年更重要的事情是OLED電視
修理的上市,2013年9月,LG和三星先後在中國發布並上市55英寸曲面OLED電視產品,前者售價59999元,後者售價54999元,兩款產品均採用1080p解析率設計,OLED電視的正式商業化讓更多高端用户有機會體驗次時代顯示技術的强大技術。
2014年:超高清4K電視渗入主流市場,曲面液晶電視上市智慧電視的智慧體驗提升,是一件浩大的工程,需要長時間慢慢改善,為了不在這一問題上“糾纏”,電視廠商開始力推超高清4K電視,將市場熱點焦距在4K身上,背地裏偷偷優化智慧電視系統,這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做法。
一.避免電視機長時間工作,在不使用的時候儘量能夠關閉顯示器,或者降低它的亮度,關閉後加上電視套更好,這樣做可以防止液晶螢幕上積累太多的灰塵(液晶材質非常容易吸附灰塵),否則時間久了會造成內部燒壞或者老化,進而產生壞點。二.避免經常觸碰液晶螢幕,不要因為好奇經常用手指對螢幕指指點點或用尖物在LCD表面上滑動,以免劃傷表面。三.要採用正確的清除LCD電視螢幕表面污垢的方法。液晶屏是液晶電視的核心部分,自然也是我們清潔的重點。LCD顯示屏表面覆蓋玻璃。如果發現LCD顯示器表面有污垢,應當使用正確的方法將污垢清除。在這裡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將清潔劑直接噴到螢幕表面,它很容易流到螢幕裡面導致LCD螢幕內部出現短路故障,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清潔螢幕還要定時定量,否則會對電視屏造成一些不良影響。四.注意保持電視機的乾燥度。主要液晶屏的通風和保持乾燥,不要把電視放在潮濕的空間內。同時也要保持零件的乾燥。所以即使平時不使用電視也最好定期開機通電,讓顯示器工作時產生的熱量把機內的潮氣驅趕出去。五.如果濕氣已經進入了液晶電視
修理,就必須將其放到比較溫暖的地方,以便讓其中的水分揮發掉。
推薦連結:生活相關知識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