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6日 星期二

因此儘量避免與水分和化學藥品的接觸。六.千萬不要自己拆卸LCD,即使在沒有接通電源的情況下

現在的液晶電視修理螢幕,都在螢幕上塗有特殊的塗層,使螢幕具有更好的顯示效果,平常大家使用的髮膠、酒精、夏天頻繁使用的滅蚊劑等噴洒到螢幕上,會溶解這層特殊的塗層,對液晶分子乃至整個螢幕造成損傷,導致整個電視壽命的縮短,因此儘量避免與水分和化學藥品的接觸。六.千萬不要自己拆卸LCD,即使在沒有接通電源的情況下。因為關閉了很長時間,電視的背景照明組件中的CFL換流器依舊可能帶有大約1000伏的高壓。1000伏的高壓無異於一記重重的「化骨綿掌」,嚴重的人身傷害是免不了的。另外,即使沒被電倒,錯誤的操作也有可能導致顯示屏暫時甚至永久的不能工作。

 


電視維修及體積 液晶電視比電漿電視的厚度大約是縮減了40%,重量則是大約縮減了25%目前數位電視市場在三○吋以下是液晶電視的天下,而在四○吋以上則是電漿電視稱霸。不過,隨著面板技術的日新月異,在第五代廠產能陸續開出之後,液晶電視將有能力造出三○吋以上的大尺寸的數位電視。郭振隆強調,在技術上,即便是四○吋以上的大尺寸面板,液晶電視都有足夠的技術可以達到。  電漿電視的訊號,會因為使用年限而產生衰退的現象,使色彩的飽和度逐年流失,而且在修復上所費不貲;不過液晶電視在這方面相對地佔了不少優勢,因為液晶電視若產生訊號衰退的現象,可以藉由更換螢幕燈管的方式延長面板壽命,而更換燈管後的液晶電視,其成色表現與新品差異不大,而且在費用上也便宜許多,據推算,以三十吋的LCD TV為例,共有十六支燈管,全部更換的費用可能不到萬元。※ 液晶電視與電腦用液晶螢幕的差異液晶電視要淘汰的是傳統映像管電視,在顏色飽和度、反應速度、對比、銳利度等高畫質的要求,都比電腦用液晶螢幕來得高。為了要符合消費者對畫質的要求,所以液晶電視在液晶面板的使用必須使用高標準的液晶面板,而與一般用於電腦的面板不同。
 


第三節 水平分工或垂直整合狀況全球電視產業的轉型,並結合新世代消費電子與IT產業所造就的龐大商機,吸引著日本、韓國與台灣等亞太面板三強積極投入LCD TV市場佈局。從平面顯示電視市場的兩種產業模式,自行製造關鍵元件的產業鏈垂直整合,以及關鍵元件高度專業化分工製造的水平整合模式。電視製造廠商在面對全球化競爭時,水平整合的模式可能會使他們無法在關鍵元件上取得更為合理的價格,因此,垂直整合將會是電視維修製造廠商較為可行的策略。此外,由於大型TFT面板的高度需求,垂直整合的新方向與重量級電視品牌製造商結盟韓國 TFT-LCD 廠商重視集團內上中下游垂直整合之型態;台灣廠商則偏向19於上中下游網絡專業分工。台灣 TFT-LCD 廠商上下游垂直整合程度相對於韓國而言並不高,除了奇美電子之外,台灣其他廠商並不自行生產上游材料。在技術研發方面,台灣也不如韓國積極。而在面板製程、模組構裝、銷售與品牌方面,台韓兩國皆傾向垂直整合。不論是集團內或區域內垂直整合,皆顯示出 TFT-LCD產業為較適合垂直整合之產業。另外,以日本市場為例,PC 產業的營收已嚴重落後於電視、DVD 與數位相機等前三大消費性電子產品。在未來如果沒有一個具主導性的平台標準,而且二線廠商可能無法負擔自行開發的成本,而這樣的任務就落到某些擁有充分財力與地位的製造業者,所以回歸一定程度的垂直整合經營模式可能是有意義的。台灣 TFT-LCD 產業發展至今,在關鍵零組件上包括 CF、驅動 IC、偏光片、背光模組等都已有相當基礎,與面板廠之間的上下游搭配合作情形也很好,不過仍有一些尚待努力的地方。如玻璃基板以及增亮膜(Dual Brightness EnhancementFilm;DBEF),目前台灣廠商尚無能力自己生產,雖說康寧(Corning)、電器硝子(NEG)已來台設廠,但仍希望看到台灣能發展自己的技術。TFT-LCD 產業的發展對台灣的繁榮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而 TFT-LCD 產業要更有競爭力,適度的垂直整合勢在必行。第四節 價值鏈分析從全球 TFT-LCD 產業規模來比較台、日、韓之面板家數及規模,顯然台灣面板家數過多,先進世代 7 代以上投資落後不足,反之落後世代廠 5 代及以下則投資過度,台灣面板廠之營運聚焦於擴大規模,其理由認為「規模等於競爭力」,但日、韓競爭者卻聚焦在下游組裝及通路之整合,日本面板大廠 Sharp、Sony 自己以先進 6 代、7 代、8 代生產面板,自己組裝(也委託代工)並有享譽全球之品牌,韓國之 Samsung 及 LG 亦複製日本 LCD 之品牌、製造及通路策略。



推薦連結:生活相關知識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