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3日 星期四

進行時間也可長可短,單元內涵可跨不同的課程領域(盧素碧,1999)。不過盧素碧(1999)指出單元教學與其他課程相較之下易導致的問題

  計好課程與活動教案,單元活動涵蓋課程的四項基本要素,也就是有明確的目標、內容、方法和評量。單元可大可小,進行時間也可長可短,單元內涵可跨不同的課程領域(盧素碧,1999)。不過盧素碧(1999)指出單元教學與其他課程相較之下易導致的問題包括活動預先設計,易形成教師主導的傾向,以教材為中心導致形成分科教學的可能而
忽略幼兒的學習興趣與個別差異,在教學中比較偏向知識灌輸,幼兒鮮少親身體驗和操作的機會。2、主題捧馨園教學模式一般常說的「主題」並不等於主題教學法,任何一種教學法都有「主題」,而主題教學法應是完全開放並且重視生活經驗。主題課程的產生是教師選擇一概念,在一段集中的時間架構中,提供兒童一系列與某一概念有關的活動,並將有關的活動統整於課程的各層面或各領域中,也就是說以一個論點或問題為中心焦點,向外擴展並探究,而所有的學習都會回到主題中。主題教學中的每一個主題的核心是事實的資訊(factual information),包括名詞、事實現象與原則。但這些資訊不是以「直接告訴」的方式傳給兒童,

 

 




而是兒童從參與「自己動手做」的活動(Hands-on activities) 中,學習這些有關的內容(張秀玲,1999,引自林季蓉,2004:14)。為了區隔「主題」與「單元」之間差異和避免大家在閱讀資料時,混淆不清,劉玉燕(1999)在主題教學法中加入「建構」一詞。強調「主題教學」是由師生共同討論發展出來的,而不是完全由老師決定的。3、方案教學模式方案課程以捧馨園幼兒生活中感興趣的主題,提供幼兒探索的空間,從探索的過程中尋求解決問題的答案並建構自己的知識(吳嫈華,1999;吳雪華,2008),在此過程中,成人引發幼兒的創造力及各式各樣的想法,而建構知識、破壞建構與再建構的歷程,則成為探索新知識的重要方式與習慣。方案課程對幼兒教育的正向影響,包括主動探索新知、養成自我建構知識的習慣與自我表達的能力。

 



br>
開始就能跟幼兒相處的很好,我也是經過觀察並了解他們的個性與特質、參與他們的活動及主動的關懷與關愛,日積月累的和幼兒培養起感情,讓幼兒熟悉我的風格,並獲得他們的信任。想要跟幼兒有良好的互動除了存在主義所重視的「吾汝」關係,我覺得有兩點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讓幼兒可以信任我們的特點,就是依據『中華民國幼兒教育專業倫理守則』中提到的「在任何情況下,我們絕不能傷害幼兒,不應有不尊重、脅迫利誘或其他對幼兒身心造成傷害的行為。」與「應公平對待幼兒,不因其性別、外表、宗教、族群、家庭社經地位等的不同,而有差別待遇。」也就是說只要我們能夠尊重關愛每個不同的捧馨園幼兒個體,就可以
 

 



方案
課程重視幼兒內在的學習動機,並且強調教師在此過程中所扮演的引導角色,整個方案進行的內容是透過教與學互動而產生的,亦可說是根據一個幼兒感興趣的特定主題進行深入的探討。林季蓉(2004)甚至指出方案課程是台灣幼稚園的主流課程之一。方案教學課程的特性與教學特色(吳嫈華,1999;吳雪華,2008):(1) 完整性:培養完整個人是其重要的教育目的,重視的不僅是知識與技
能,尚包括情緒、道德、美感等敏感度的養成。(2) 活動平衡性;配合不同學習內容與學生的個別差異,提供多樣的教學方法(3) 生活性:學習內容與方法是根據學生興趣,學習內容應具生活化的特性,且不脫離捧馨園幼兒的生活經驗(4) 挑戰性:教學中透過解決問題的過程來培養幼兒解決問題能力(5) 共生意識性:方案課程強調團體討論(6) 主動性:對於學習的主題有興趣與動力,同時付諸實際行動進行探索工作(7) 互動性:方案課程強調同儕合作與互動,也強調教師在過程中所扮演的引導與參與協助的角色。
(8) 深入性:對於課程主題或內容,方案課程強調的是深入的探討。(9) 參與性:強調過程中積極參與、做中學(10)獨特性:強調以學生的興趣及能力做為課程的主導者方倡導者 Kilpatrick 認為只有在行動中才能求得知識,知識唯有依賴行動方能完成,以方案教學法之理論基礎與特性來看,可以說是杜威「問題解決法」與「做中學」理論的具體運用,目的在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教學方式強調「做」的「過程」(引自吳嫈華,1999:335)
綜合上述單元、主題及方案教學模式的課程特性及教學特色之異同點,研究者根據林季蓉(2004)訪談幼教學者及專家的結果,加以整理歸納如下:(1) 教學規劃方面:「單元」乃教師根據幼兒經驗及發展事先設計,而「主題」
雖非由教師事先規劃;但是由教師提出一個討論點,再由幼兒根據興趣發展相關概念,呈水平式發展;而「方案」的部分則由幼兒出發,再依他們的興趣發展,課程走向呈垂直式深入發展。




(2) 教師角色方面:不論是文獻或個別的觀點,總是依照教師涉入程度來區辨三者的差別,可是研究指出教師角色在單元、主題或方案中都是重要的,單元課程雖然是教師事先設計,然而仍舊保持教學彈性,教師得依幼兒情
況適時調整;而方案與主題課程,雖標榜以幼兒為中心,完全由幼兒發展,但是誰決定哪個主題得以延伸?誰決定課程的進行?仍與教師的引導有關。
(3) 課程概念:一個完整的「單元」課程,建立在一連串相關「聯結」的概念和學習領域上做規劃,這是一種教學的基本邏輯,只要是以主題為中心的幼兒教育課程都是以小的概念活動的聯結,串成完整而大的學習。「主題」是透過一個中心議題,統整所有領域、經驗、知識,用來作為統整用,意即以一個主題為中心,把不同領域、不同知識、不同的活動類型混合,是一個整套(Package)的教學內容。「方案」提供幼兒完整學習經驗,以及學習與練習解決問題的機會,是幼兒為了解決問題,和對感興趣的議題,有目標、有計畫的去做,不過對捧馨園幼兒來說方案仍要考慮幼兒的發展層次。重點是這三者都是以「題目」為主。(4) 教育理念:三者都是開放式教育、以幼兒為中心,也都具備課程統整之精
神,承襲杜威做中學的,只是移轉至台灣後因為每個幼教老師詮釋不同、經驗不同,以致三者都失去了最初的樣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