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4日 星期三

當螺帽鎖緊時,利用墊圈的彈力 使螺帽及螺栓間之螺紋互相擠壓,再依靠其摩擦力來增加鬆脫之阻力, 以達到防止螺帽鬆脫之目的。 鎖緊螺釘(locking screw):如圖 3 - 13(c)所示,在螺帽一側

 公式判別法 設 P 表示低對之對偶數,N 表示連桿數,則 當 P > 3 2 N - 2 成立時,必是固定鏈。 當 P= 3 2 N - 2 成立時,必是拘束運動鏈。 當 P < 3 2 N - 2 成立時,必是無拘束運動鏈。  觀察法 以四連桿組為基本形態 凡連桿數增加 1 個,而對偶數增加 2 個為固定鏈。 凡連桿數增加 2 個,而對偶數增加 3 個為拘束運動鏈。 滾針軸承凡連桿數增加 3 個,而對偶數增加 4 個為無拘束運動鏈。 10 解 【註】使用該判別公式應注意事項: 不管機架或固定機件在機構圖中出現幾處,其連桿數只算 1 件(N= 1) N = 3,P = 2 (符號規則參閱 P11 三、機構學中的符號) N = 2,P = 1 N = 1,P = 0 N = 2,P = 1 N = 4,P = 3 或 N = 2,P = 1 N = 5,P = 4 1 6 2 4 3 5 1 ▲圖 1 - 9 試判別如圖 1 - 9 所示之連桿組為何種運動鏈? 由圖中知:N = 6,P = 7 判斷公式: N - 2 =  6 - 2 = 7 則 P = N - 2 故屬於拘束運動鏈 【註】



鍵所受壓力(N) P:傳動功率(仟瓦,kW) N:每分鐘迴轉數(rpm) c:壓應力(N / mm2 ,MPa) Ac:受壓面積(mm2 ) :剪應力(N / mm2 ,MPa) As:受剪面積(mm2 ) PS:公式 4 - 2 的 T(扭轉力矩)單位為 N - m 74 解 解 ( ) ( ) 1 一直徑 20mm 之軸,以帶輪傳動,帶輪上用一 5mm  5mm  15mm 之鍵連結 於軸上,IKO軸承設軸受到 15N - m 之扭轉力矩,則該鍵所受之壓應力及剪應力各為若 干 MPa? 依題意知 D = 20mm W =H= 5mm L = 15mm T = 15N - m = 15000N - mm 則 c = =    = 40(MPa) = =    = 20(MPa) 2 一直徑 10cm 之軸,轉速 300rpm 時傳達 31.4 kW 之功率,動力由一軸上有 10cm 長之輪轂傳送出去,若鍵的允許剪應力為 10MPa,試求鍵的寬度? 依題意知 D= 10cm =0.1m N = 300rpm P = 31.4kW L = 10cm = 100mm =10MPa 由 P =   得 F =   =     =20000(N) 又 = =  得 W =  =  =20(mm)  一直徑 20cm 之軸,以帶輪傳動,帶輪上用一 2cm  2cm  15cm 長 之方鍵連結於軸上,轉速 300rpm時傳達 47.1kW,則鍵上所受之剪應 力為  4  5  6  8 MPa。  軸與齒輪以平鍵緊固結合在一起,以傳達動力,

 



為使鎖緊力平衡,需先鎖中央再向左、右兩端交互鎖 下去。另外如遇到有大小不同的螺釘鎖緊時,需從大的螺釘先鎖緊,再依次至 最小的;拆卸時,則先拆直徑小的。  摩擦阻力鎖緊裝置 鎖緊螺帽(locking nut):如圖 3 - 13(a)所示,在原有的螺帽上再加 裝一螺帽,然後旋緊。因為上面的螺帽已承受大部分的力量,因此通常 精密定位台下面螺帽較薄。兩螺帽的厚度為 T = 8 D,T1 = 2 D~ 8 D。 螺旋彈性鎖緊墊圈(helical spring locking washer):如圖 3 - 13(b)所 示,由鋼絲衝壓製成,斷面近似梯形,當螺帽鎖緊時,利用墊圈的彈力 使螺帽及螺栓間之螺紋互相擠壓,再依靠其摩擦力來增加鬆脫之阻力, 以達到防止螺帽鬆脫之目的。 鎖緊螺釘(locking screw):如圖 3 - 13(c)所示,在螺帽一側,使用 固定螺釘S壓入一銅片或纖維片 T 上,以保護螺紋免受損傷,並可增加 摩擦阻力。 T T (a) (b) (c) T T T S ▲圖 3 - 13 摩擦阻力鎖緊裝置 54 槽縫螺帽(slotted nut):如圖 3 - 13(d)所示,又稱有槽螺帽,先在螺 帽頂端攻一小螺紋孔,並於小孔側邊鋸一槽,再鎖上一個小螺釘來增加 螺紋的軸向壓力,



帶寬 W = = = ( ) ∴至少要 7.2cm 以上才可以  一對相等塔輪,從動輪最低轉速 160rpm,最高轉速 250rpm,則主動 輪的轉速為  210rpm  205rpm  200rpm  195rpm。  設有一皮帶的緊邊拉力為 900N,鬆邊拉力為 400N,皮帶輪直徑為 30cm,轉速為 300rpm,則可傳達的功率約為  1.57  2.36  3.14  4.71 kW。  在皮帶傳動中,若 T0 表初張力,T1 表緊邊張力,T2 表鬆邊張力,則  T0 > T1 > T2  T1 > T2 > T0  T1 > T0 > T2  T2 > T1 > T0。 171 帶 輪 7 ※7-6 繩輪 若欲傳達動力甚大,而兩軸距離較遠及皮帶寬度受到限制時,宜採用繩索 傳動來取代皮帶。IKO滑軌繩索傳動兩軸相距 10~30m,係利用纖維繩或鋼絲繩在多槽 繩輪上運轉,藉以傳遞動力之設備,且可增加其圈數,以適應動力之增加。繩 圈速度一般 10~25m/sec,最高可達 35m/sec。 一、繩之種類  纖維繩:以動植物之纖維或毛髮構成,如麻、綿、毛等,多用於室內或不 易受風雨浸蝕之處。  鋼絲繩:由若干鋼絲合成一股,再由若干股撚絞成繩,如圖7 -21所示, 由 7 根鋼絲扭成一股,再由 6 股撚絞成一鋼絲繩,其規格為「6  7 鋼絲 繩」;因具有較大之強度,故常用於索道、起重機及升降機等方面。 直徑 ▲圖 7 - 21 鋼絲繩 二、繩之傳動功率 公式 7 - 23 仟瓦 =   = ( - )  T:有效拉力(N) D:繩輪直徑(m) n:繩圈數 N:繩輪每分鐘之迴轉數(rpm) V:繩索移動速度(m/sec) 172 解 ( ) ( ) 13 已知繩圈之速度為 20 m/sec,每一繩圈之緊邊張力為 300N,鬆邊之張力為 150N,若用 10 條繩圈,則可傳達之動力為若干仟瓦? V = 20m/sec T1 = 300N T2 = 150N n = 10 圈 由(公式 7 - 23)可知: kW = ( - ) =10 (300 - 150) 20 1000 = 30(仟瓦)  鋼絲繩的規格「6  7」,其中「7」的意思為何?  7 根鋼絲扭成 一股  7 股鋼索扭成一繩 鋼絲直徑 7mm 鋼繩直徑 7mm。  繩輪傳動時,繩圈所傳達之功率與其直徑 

 



下列有關常用 V 形皮帶之敘述,何者錯誤?  V 形皮帶又稱三 角皮帶  V 形皮帶之規格有 M、A、B、C、D、E 等六種型別 V形皮帶之夾角為 40° 型別為M的V形皮帶之截面積最大。  在皮帶摩擦公式中,T1 =T2e ,若 ≠0,則 T1 >T2 T2 > T1  T1 = T2  T2 = 0。  一對相等三級塔輪,主動輪迴轉速為 100rpm,從動輪每分鐘最低 轉速為 50rpm,從動輪之最高轉速為  80  160  200  360 rpm。  V 形皮帶之表示法為:型別長度,其型別編號之規格中,下列 何者不屬於規範內形式名稱?  M  N  A  B。  一對相等五級塔輪,主動軸每分鐘迴轉數為 120,IKO滑軌從動軸每分鐘 最低迴轉數為 20,則從動軸最高轉速與最低轉速之比為  36:1  30:1  24:1  18:1。  開口平皮帶傳動軸相距 48cm,兩皮帶輪之外徑各為 16cm 與 20cm, 則皮帶全長為  89.8  152.6  159.27  209.12 cm。  一組平皮帶輪傳動機構,原動輪 A 之外徑為 20cm,從動輪 B 之外 徑為 50cm,如原動輪之轉速為 505rpm,設皮帶厚度為 0.5cm,不 計滑動時則從動輪 B 之轉速為多少 rpm?  205  215  1245  1255。 177 ( ) ( ) ( ) ( ) ( )  設有一帶圈之速度為 200m/min,其緊邊張力與鬆邊張力之差為 900N,試求其傳達功率為  3  4  5  6 kW。  有一皮帶輪之直徑 30cm,轉速 200rpm,傳送 3.14kW之動力,則其 有效拉力為多少牛頓?  550  650  1000  1500。  兩皮帶輪之直徑分別為 20cm 及 10cm,設皮帶厚度為 0.2cm,若大 輪轉速為 1000rpm,滑動損失為 2 %,則從動小輪之轉速約為若干 rpm?  876  1011  1821  1941。  一對皮帶輪傳動裝置,輪徑為 500mm 及 800m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