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3日 星期三

弗拉芒區對大選具有決定性影響,因此在正常情況下,籌組聯合政府的優先權都由弗拉芒區的第一大黨獲得

其民族運動史可參閱蔡芬芳,2002。《比利時語言政策》,台北:前衛出版社。 15 關於印度的族群衝突與國家認同歧異,可參閱紀舜傑,2006。〈印度的國家認同〉收錄於施正鋒、謝若蘭主編,《當代印度民主政治》,頁 361-77。台北:台灣國際研究學會。12-5瞭解當代比利時木地板民主政治學術研討會有一個名為Lijst Dedecker的極右派政黨也贏得席次,因此新國會將有11個政黨。佔全國人口60%的弗拉芒區對大選具有決定性影響,因此在正常情況下,籌組聯合政府的優先權都由弗拉芒區的第一大黨獲得,其領導人通常也是新首相候選人。2007 年 6 月大選後,弗拉芒區的基督教民主黨贏得最多的席次(150 席中的30 席),但是瓦龍區的「改革運動」(23 席)和法語社會黨(20 席)緊追在後,16過多方奔走,並且由亞伯特國王介入協調,至今聯合內閣仍然難產,因此比利時處於無政府狀態已經超過 100 天。
 


最後,本文以比利時關於「新移民」的期待與其在移民政策、文化發展政策中「新移民」的地位,檢了比利時的多元文化政策的本質。一、語言、文化與多元文化政策比利時在 1970 以前為一統一的國家,包含 3 個層次的權力關係:國家、省,及社區。然而在 1970 年、1980 年,與 1988 年,3 次的憲法改革下修改了這樣的結構,比利時由原先的統一國家形態逐漸發展成為一個較為複雜的體系;在國家、省,與社區層級之間建立了另外兩層次的權力,稱為地區(Regions)與社區(Communities),並在 1933 年的憲法改革後,成為新聯邦國家的主要政治行政單位2。根據新制憲法規定,比利時由 3 個地區(華倫、法蘭德斯地區、布魯塞爾)與 3 個語言社群(法語區、荷語區、德語區)所建構而成,每一個地區和2 關於比利時聯邦政府行程與多元文化主義的發展說明,參見UNDP , ‘Human DevelopmentReport 2004’, 第三章,http://hdr.undp.org/reports/global/2004/pdf/hdr04_chapter_3.pdf)(2007/10/01)7-2 瞭解當代比利時民主政治學術研討會社區擁有自己的代表主體(國會)和政府,同時比利時也擁有國家性的國會與政府單位。
 


在法蘭德斯語社區,移民政策的名稱和方式在過去十年都已有所變動;例如,針對某些特定移民者的分類社會福利政策,已經轉變成一個整合的、協調的移民政策。當前的少數民族政策更將包容政策列為首要政策,所謂的包容是體現在常規的結構和制度中,政策則鎖定三大團體:少數民族、新來者以及非法移民者。至於合法且長期居留的目標團體則採取解放和參與政策,比利時木地板而這類型的目標團體包括移民者、難民、和流動人口。對於新移民的接納範圍,包括那些不會說主流語言的人,和那些已經獲得居留權的人。對於還沒有取得居留文件和那些因為本身不穩定情況需要緊急協助的人,則給予協助和提供環境介紹。在法語社區,移民政策較為全面普遍,而非針對某一特定團體的政策。
 


 推薦連結:生活相關知識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