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1日 星期日

關於翻譯社內部的工作,我必須說,非常無聊

基本上應該不會有老手這樣推薦,因為事情就不是這樣運作的。翻譯社出翻譯書的流程是:版權經紀人灑書,出版社審書,出版社簽書,然後才找譯者翻譯,做書,賣書。你自己在家裡翻好一本書,浪費時間的機會很高。首先,出版社正常程序不會接受這樣的書;其次,就算他們真的看了你的譯稿,生了興趣,他們也未必找得到手握該書版權的國外出版社來簽約;另外,就算他們簽了,你能保證他們會用你的譯稿嗎?最後,一本翻譯書製作期是很長的。搞不好你翻的這本書早就已經被某出版社簽去,也找人翻譯製作了,那你做這件事情到底所謂何來?所以,拜託,不要再幹這種事情了!我特別提出這種做法是因為會這麼做的人遠比我想像中多很多,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人來問。我想大概是因為一般不熟悉出版流程的朋友想像中翻譯書就是這樣出來的吧。至於我本人是怎麼踏入這一行的?基本上我會開始翻譯奇幻小說,跟以上所有方式毫無關連。我大學是英文系畢業的,並沒有深造翻譯社研究所。我在正式成為奇幻小說譯者前曾兩度進入翻譯社工作,那兩次都是找工作沒有頭緒,走投無路之下跑進去的。關於翻譯社內部的工作,我必須說,非常無聊。基本上每天早上進公司,打完卡,在電腦面前坐下之後,組長就會把今天份的工作發到你的電腦裡,然後你就開始翻。一整天,在擠滿人的辦公室裡,完全沒有言語或眼神交流。大家就安安靜靜地坐到下班,打卡,回家。如果你心裡還有任何熱血在燃燒,你可能就會待不下去,而你的同事和上司多半也都能諒解你待不下去的理由。在我的看法裡,翻譯社是個專收過客的地方,人員流動率是很高的。當然,我只去過兩家,或許說得不準。反正根據個人經驗,不推薦就是了。

 


翻譯社理論上,用任何一種語文所說出或寫出的東西,應該都可以翻譯成另一種語文。但實際上,用某源頭語所說出或寫出的東西,不一定都能在目標語裡頭找到真正相等的東西來翻譯。有不少原文或原作,由於某些特殊原因,是很難或根本不可能翻譯成另一種文字的。所以,譯者在翻譯之前,應該評估原文的「可譯度」(translatability),無法翻譯的,就不要勉強要加以翻譯;很難翻譯而又必須翻譯的,就要運用特別的策略與方法來加以翻譯。6.2 如果翻譯的相等原則要用在「內容/含義」與「形式/風格」兩方面,那麼是「內容/含義」比較難對等或是「形式/風格」呢?一般說來,要在兩種語言裡找到「有類似含義」的對等詞語,應該是不難的,所以才會有雙語詞典。不過,在特硃的文化裡確實會有特殊的觀念與詞語,那特殊的觀念與詞語在另一文化中可能找不到對等的用語,因此翻譯時會感到很困難。例如,要把基督教的ڊgraceڋ翻成中文,或把華人所謂體內的「氣(血)」翻成英文,那就不知有何完全對等的字眼可以用。6.3 儘管特硃的文化會有獨特的觀念,翻譯時,原文的「內容/含義」通常還是比「形式/風格」更容易找到對等的詞語或表現的方法。有些特殊的形式/風格,還真是很難翻譯出來的。我們說過,翻譯的對等層面有義、音、形、境(sense,sound, shape, and situation) 四個。翻譯時,通常要先考慮造成「內容」的義與境,然後才考慮造成「風格」的音與形。問題是:往往顧到義與境,就顧不到音與形。理論上,當然了,只要譯者的功夫到家,「形式/風格」的困難還是可以克服的。但有些特殊的表現方法,還真是ڊuntranslatableڋ。
 


在同一種語言裡,有些字詞語句雖然含義和用意相同,卻可能屬於不同的行業在不同的場合說的。例如,檢查官在法庭上可能說:「該罪犯已經翻供。」在街頭上,某老兄可能跟朋友說:「那犯人否認了自己說的話。」如果你翻譯前者為英文,便應該類似ڊThe culprit has retracted the affidavitڄڋ如果論文翻譯後者,便應該類似ڊThe offender has denied his own wordsڄڋ翻譯時,是要用行話(jargon) 、術語(technical terms) 或用平常話來翻同一個含義的句子,那也是一種考量。理論上,譯文與原文之間,還是要行話對行話、術語對術語、平常話對平常話,那樣才是相等。4.5 傳統上,有些字詞所指涉的東西會有大家認同的「象徵含義」(symbolicmeaning)。像古今中外都會認同:玫瑰花可以象徵女人的美麗。因此,把ڊMylo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ڋ譯成「我的情人就像一朵紅紅的玫瑰」,這翻譯不會有什麼問題。可是,有些東西在不同的國度會有不同的象徵意義,這時直譯那東西的名稱,便可能產生不解的困擾。例如,英文ڊHe has horns on hisheadڋ不能譯成「他頭上有角」,而要譯成「他(頭上) 戴了綠帽」,才是相等的譯文。原因是:在西方,「當烏龜」(being a cuckold) 是以頭上長角為象徵,但在中土則以頭戴綠帽為象徵。4.6 在各個文化中,也有許多字詞語句帶有「典故的含義」(allusive meaning)。例如,在中國的文化裡,所謂「管鮑之交」指的是有如春秋時齊人管仲與鮑叔牙的知己之交。當你把「他們是管鮑之交」譯成英文時,如果只譯字面上的ڊTheir friendship is like that of Guan and Baoڋ,西方人可能因為不明管鮑的典故而不知其含義。如果你把它譯成ڊThey are true friends like Guan and Baoڋ,那就更清楚了。但如果要用對應的典故,或許那句話就可改譯成ڊThey areڪtrueګfriends like Damon and Pythiasڋ。在古希臘的傳說中,D 和P 兩人也是情同管鮑。


推薦連結:生活相關知識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