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9日 星期一

一份好的翻譯作品不只是要能表達出精確的意思,若能同時兼顧貼近環境及人心的思路

詞性的部分在翻譯時,也是可以,或必須稍做調整使其更通順自然的技巧之一。好比說原英文是形容詞的部分翻譯成中文時,可能必須被變成動詞,來說明較為合適貼切,反之中翻英亦然。由於語言是活的,也是會隨著時代潮流在做變化或演進的,以往不是動詞的詞彙或許經由時代變遷也會被以動詞形式來做應用,更遑論是翻譯上的技巧中,當然也是可以適時的變化詞性來達到效果。一份好的翻譯作品不只是要能表達出精確的意思,若能同時兼顧貼近環境及人心的思路,無論何種語言的翻譯都能深植人心且流傳久遠。
 
以中翻英來說大致上有幾個不可或缺的技巧,但是首先中翻英譯者必須對於兩方世界的文化、風俗、習慣、生活及語言模式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好比說在中文裡的時態表示方式並不需要在動詞上做變化,英文則必須注意;詞語的順序也是要有其慣用的位置,在中文來說慣於放在句子之前的語詞,到了英文文句中時則必須、或慣用於句子後方。因此較常須注意到的中翻英過程中,除了要了解其文化背景及原文要表達的東西之外,潤飾文句時,就時常需要增加或減少一些字詞來使其順暢。當增減文句都仍不通順時甚至需要做改變,來使文句達到明顯的傳達。
 


有一種比較不明顯的形,存在於字詞安排上的「平行」(parallel) 或「對照」(contrast)。這種形,往往結合義或音的平行或對照。中國文化裡的詩句常常有這種特色,而「對聯」(couplets) 更是這種伎倆的最佳展現。翻譯社翻譯有這種「隱形」(hidden form) 的作品,理論上也是要保有原來的「對仗」關係才是。例如,把「青山原不老,為雪白頭。綠水本無憂,因風皺面。」譯成ڊInitiallythe blue mountain was not aged, but due to the snows his head has whitened.Originally the green water was not worrying, but owing to the winds her face haswrinkledڄڋ這樣子就保有原來字詞與字義的對仗,而表現了「對」與「聯」的形。64.18 在「境」的層面上,翻譯時要考慮到的對應點也不少。像話語的「上下文」(context),說話者/行文者的身份、處境、用意、與口氣,聽話者/受文者的身份與處境,乃至話語出現的媒體與時空背景等,這些都是。通常,譯文應該不會誤解任何處境、環境、或心境。但稍不小心,偶爾也會弄錯。例如,英國十九世紀詩人阿諾德(Matthew Arnold) 認為他所處的是「舊信仰已經消失,而新信仰尚未建立」的時空,所以他常藉機感嘆「信仰」的消失與不濟。
 


提高本地雙語水准,就地取材,大力培養華英雙語精英,保住新加坡的雙語優勢,才是可取之道。在新加坡同中國多方面交往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完全依賴外人,我們必須有自己的雙語人才炤顧我們在語言上的需要,包括來往文件的書寫和翻譯社的工作,以及雙方會面交流的口譯工作。這種情形,就象訴訟那樣。起訴人和辯護人,都必須有自己的律師代表辦案。只有這樣,各自的利益才可以得到應有的炤顧。這是因為雙方律師,經過各自的噹事人交代清楚,參閱各有關文件,做好准備工作之後,對各自的案情都有把握,辦起案來自然熟能生巧,應付自如。如果新加坡同中國交往,沒有自己的翻譯,而需要靠中方提供的翻譯,那並不是理想的安排。那是因為中方譯者可能因為不了解新方的國情、內情和語言習慣,更可能因為沒有做好准備工作,論文翻譯時譯得不完整,詞不達意,或者因誤解而誤譯,從而產生誤會的惡果。  


推薦連結:生活相關知識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