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子防治前列腺病美國研究人員發表的一篇科研論文指出,每天堅持吃一把南瓜子(50克左右),可治療前列腺肥大,明顯改善第三期病情。因為南瓜子中的活性成分可消除前列腺初期的腫脹,同時還有預防前列腺癌的作用。7.澱粉類食物防治腸癌 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表明,澳大利亞結腸癌發生率是中食療蔬菜食療蔬菜國人的4倍,其主要原因就是澳大利亞人攝入的澱粉少。專家們指出,香蕉、土豆、豌豆等富含澱粉類食物中的丁酸鹽能直接抑制大腸細菌繁殖,是癌細胞生長的強效抑制物質。9.菠菜防治視網膜退化 美國哈佛大學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每週吃2~4次菠菜,可降低視網膜退化的危險。據稱,菠菜保護視力的關鍵是類胡蘿蔔素,此化合物存在於綠葉蔬菜中,可防止太陽光對視網膜的損害。8.苦瓜清暑祛熱、明目解毒、養血益氣對熱病煩渴、中暑、痢疾、目赤、癰腫丹毒、惡瘡等有食療作用。此外,常食還能降低血糖、增強機體免疫力,使皮膚細嫩柔滑。9.
褐藻糖膠是風靡世界的健康食品。據美國、日本科學家研究,黑蒜富含氨基酸,其中包括人體必須的十八種氨基酸,對癌症、糖尿病等有很好的預防和補充醫療作用。另:國內現有食療1500方可供參考使用。
「保健食品」的來源可能要提到「維他命出世」的歷史。「維他命」早期在美國也是無法像一般食品一樣在小商店就能購買的,而在醫療組織、政治團體與民意的爭辯之下,最後食品藥物管理組織開放「維他命」能夠在商店購買,讓人們能夠擁有「自主」健康管理的權利。在美國的觀點看來,「保健食品」是種飲食的輔助品,膳食補充劑。而在台灣,經過實驗認證,具有保健功效的「保健食品」才能被稱作「健康食品」,政府也會給予「小綠人」的標章作為一種辨識,
相對來說「健康食品」應該是比「保健食品」更具效益的東西。另外我想提出的觀點是,「健康食品」的型態其實不停的變化,從我們常見「藥錠劑」的型式,進化成「補充液」的型式,更或以「食品」的樣貌作為呈現。〈每朝、桂格、南僑等等廠商的諸多產品。〉「健康食品」其實越來越像是我們飲食的一部分,不再只是飲食的輔助品了。
一般民眾習慣說的「保健藥品」,我想意思是保養健康用的藥品,但事實上在我國藥品與食品法規中不存在這樣的名稱。因此在此先澄清一些觀念,我國在「藥品」與「食品」的規範是這樣的:藥品分三級:1.處方藥品、2.指示藥品、3.成藥。而食品有分「健康食品」與「食品」二種。藥品、食品、褐藻醣膠健康食品的使用差別是劑量與使用時機的差異。藥品經過純化過程,濃度與劑量都比較高,使用在人體生病時的狀態;食品則為混合物或為劑量濃度較低的成分,使用在健康狀態;健康食品則是以特定加工或處理方法分離或精製某些有效生理活性成分,濃度介於藥品與食品之間,使用於人體健康時的預防保健或半健康狀態。屬於藥品級的藥物,內容物需接受定性定量檢測,每顆的劑量是要接受檢測的,如:善存維他命,目前在臺灣是拿藥品級的證號(指示藥),因此價格較高,但相對裡面的維他命含量,都必須與它標示的一樣。而食品有分「健康食品」與「食品」二種。依據我國食品衛生法規定義:能提供特殊營養素和具有保健功效的食品才叫健康食品,並要取得「健康食品認證」,目前通過認證的食品只有一百六十多種,未經認證都只是一般「食品」,只能當做一般食品販賣。健康食品可能具有保健用途,也可能有預防功用,但它終究是食品,不能用來治療任何疾病,只能做為預防保健用。健康食品的保健功效,應該是預防性或緩效性的,需長期使用才看得到效果。
推薦連結:生活相關知識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