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3日 星期六

便祕的人吃了會通便,拉肚子的人吃了則能改善腹瀉的情形

反倒是有些中醫師與營養師建議用白木耳替代燕窩。或許有些人覺得真是天差地遠,怎麼可以拿來相比?但是,目前有非常多的科學文獻證明木耳的保健功效不比燕窩差。白木耳又稱「銀耳」,燉煮之後的口感與燕窩相去不遠,而且白木耳沒有真假的顧慮,更沒有環保或宗教上的問題,或許我們應該多花點時間認識白木耳,了解一下這個高貴不貴的「平民燕窩」。《白木耳的保健功效》• 增強免疫能力白木耳富含多醣體,尤其是β-(1-3)- 葡聚醣能刺激淋巴細胞轉化,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促進抗體形成,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 保健腸道白木耳是一種膠質菇類,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多醣體,目前也有研究單位萃取出白木耳特殊的多醣體,發現其在動物實驗中扮演腸道益生菌(prebiotics) 的角色,讓腸道的好菌生長比較良好,並抑制腸道壞菌的生長,具有保健腸道的功能。而且木耳的膳食纖維對排便的調整有雙向保護,便祕的人吃了會通便,拉肚子的人吃了則能改善腹瀉的情形。• 降低膽固醇、穩定血糖豐富的膳食纖維能降低食物的膽固醇、糖分被腸道吸收,以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及穩定血糖。•褐藻醣膠養顏美容白木耳含有特殊的膠質,常吃可以補充我們皮膚流失的膠質,增加皮膚的保水度。總之,燕窩是長久流傳下來的保健聖品,我不否認燕窩或許有它的保健功效,但是,因為假貨太多、價錢太貴、不夠環保、目前的科學研究也太少等因素,我寧可選擇價格親民、又與燕窩口感相似的食材―白木耳。雖然,在某些燕窩信仰者的心中,白木耳是無法取代燕窩,但是,透過研究結果證明,白木耳的確是不錯的養生食材。
 


在這個標準裡,褐藻醣膠食品和藥品並沒有截然分開的界線。食品中略略離開“中”時就會偏涼(例如綠豆)或偏溫(例如豆豉)。如果偏離“中”較遠時,就是“寒”與“熱”。如果更遠離“中”的就是“藥”了,這就是涼藥或者熱藥的來歷。“寒者熱之,熱者寒之”,這是中醫的治療原則,得了熱病應該用涼藥,如果熱得不那麼厲害,就不一定要藥了,用性偏涼食品(例如前述的綠豆)調節就可以了;反之亦然。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食療”了。食療和藥膳並非同一概念。前者使用食品進行調理,而後者則是將通常歸入“藥”範圍的變成可口的食品。比如“當歸生薑羊肉湯”,既是藥,但又是美味佳餚。對於身體虛羸,冬天手腳常冰涼者而言是再合適不過的首選了。如果是極寒或者極熱者,就叫做“毒”了。比如同是豆類的“ 巴豆 ”,普通人只要誤食一粒就會一瀉如水,因為它性極熱,常用以治療極寒的病人。所以《黃帝內經》說治病是“聚毒藥以攻之”,而不是說“聚藥以攻之”。因此,無論食品、藥物甚至毒藥都是同源的,因為目的是相同的:就是將偏離正常狀態的自組織能力恢復到常態。西方醫學則不然。凡藥就不能是食品,食品則不准說療效,至於“毒”就更加另類了。需要再次強調的是,中醫是“以人為本”的標準,而不是以實驗動物為“本”的標準。如果以通常西醫動物模型去檢測“巴豆”的毒性,結果相反,實驗鼠吃下“巴豆”不僅不瀉肚,而且會越來越發福,所以“以鼠為本”的所謂“客觀”的標準,並非萬全。兩種不同醫學體系的目標不同:西醫治人的病,而中醫是治得了病之人,各有自己的價值評估體系。本來兩種體係可以互補,可以互相尊重,然而今日之醫學,西醫價值評估體系“在朝”,中醫“在野”,“藥食同源”這一寶貴財富因此被質疑、被摒棄以至於被誤用。比如一度十分流行的“綠豆能治糖尿病”的說法。糖尿病由於患者眾多以及現代醫學認定的“終身服藥性”而使社會備受困擾,因此該說甫一出現便引起了廣泛關注,最後因漏洞百出而引出一場有關食療的“信任危機”和“養生危機”。該學說的一個非常矛盾之處就是糖尿病的標準是由西醫定位的,比如根據血糖的水平等,綠豆作為食療方法是從中醫的看法去解決西醫定位的病,這本身是不科學的,並且喪失了中醫的優勢和特點,因為單從指標來講綠豆肯定不如西醫的降糖藥管用。這兩者是不同體系的,不在一條線上,因此該說法就出現了漏洞,不能自圓其說。這個學術上的漏洞被放大以後,實際上對食療或者整個中醫界來說是一件好事:在這個問題上的欠缺不是某一個人的欠缺,是包括整個中醫界都有欠缺,“養生危機”也不是一個人造成的,根源在於整個中醫界喪失了自己的價值評估體系。這一課要補上,否則“養生危機”會持續下去,整個中醫體係也將瓦解。

 


冬蟲夏草主要藥理成分為蟲草多醣、冬蟲夏草素、蟲草酸、粗蛋白,蟲草多醣具有調節人體免疫系統機能的功用,冬蟲夏草萃取物經臨床研究認為,具有相當程度擴張氣管與支氣管平滑肌功能,中醫則利用冬蟲夏草治療部分呼吸疾病,幫助改善支氣管炎、氣喘等呼吸系統疾病引起的不適現象。多醣體具備多元的營養保健價值,其調節免疫系統的良好功效,是增強免疫力很好的食材,而每種多醣體各自擁有獨特功效,建議可以選擇不同的多醣體食物,增添豐富的營養與風味,透過飲食為身體打好健康基礎!
 
 
  推薦連結:生活相關知識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