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日全球化的角度來看,Bielsa(2005)曾指出,當今所有重要的全球化理論學者雖然都試圖解釋全球化現象,卻都忽略了「翻譯」在全球化發展過程中扮演的關鍵角色;當代著名翻譯理論學者韋努隄(Venuti,
1995)也以「隱形的譯者」(invisible
translator)這個概念批判指出翻譯隱形性的弔詭。雖然翻譯的隱形經常讓社會大眾忘記其存在,然而其關鍵性在當前全球化脈絡中卻不容忽視。例如林慶隆、劉欣宜、吳培若、丁彥平(2011)指出:翻譯所扮演的功能包括:營造友善的語文環境,提升溝通交流品質;引進國外新知,豐富國內的知識內涵;及與國外分享國內學術文化成就,豐富人類知識內涵。全球的資訊、資本、物品及人員流動愈頻繁,翻譯就愈重要。而且,人們越尊重個體基本權利以及其所屬文化,就更彰顯論文翻譯的重要性。因此,翻譯在社會的文明度及國家的永續發展上,舉足輕重,尤其,臺灣四面環海,如何經由翻譯功能的展現,以促進發展,乃是相當關鍵的課題。然而,數十年來,國內並無明確的國家翻譯發展政策或策略。近年來雖有一些研究,但都僅為初探,或僅著重在單一面向,因此我們亟需進行全面向的深入探討分析,以作為研擬國家翻譯社的發展及人才培育策略的基礎。
4.12 語句的「聲音效果」(sound effect) 不一定要用韻律、頭韻、尾韻等韻文技巧來達成。有時,用字(diction/ wording)
的選擇與排列,也確實能讓「聲音變成意義的回響」。像ڊWhen Ajax strives some rockڇs vast weight to
throw,ژThe line too labors, and the words move slowڄڋ這兩詩行用了許多單音節的長、重母音,便把「奮力舉石投擲的苦與慢」用音效表現出來。如果將它譯成「當艾賈克斯奮力要擲巨大重石時,/
詩行也要用力出,文字也要慢慢使。」這樣便有同等的音。4.13 安排字詞所造成的音效,最容易在「語氣」(tone)
中流露出來。在進行口譯時,不僅要譯出話語的含義,也要譯出話語的語氣,才能把話語的用意彰顯出來。就算在論文翻譯時,譯文的字詞選擇與安排,如果妥適,也一樣會彰顯原文所帶有的語氣。例如,在莎劇Richard
II 第二幕第三景中,當Bolingbroke來拜見Duke of York 時,他一開口便稱呼約克公爵ڊMy gracious
uncleڋڪ我仁慈的叔父)。聽到這稱呼,約克公爵立刻不屑地回說:ڊTut,
tut! Grace me nograce, nor uncle me no
uncleڄڋ如果把這回話譯成「噓,噓!不必對我說什麼仁慈,也不必對我說什麼叔父」,恐怕不能充分彰顯那不屑的語氣。但如果將它譯成「嘖,嘖!不要對我說仁說慈的,也不要對我說叔說父的」,這就更能逼真地說出原有的語氣。
隨著國際化的演進,國人越來越多的機會會接觸到外國人,目前全球的通用語言為英文,中翻英的部分,不論是文字或對話,變成是不可或缺的技能,中翻英能學好並不容易,英文的文法跟中文有很大的不同,很多人在中翻英時遇到困難的文法就會卡關,或者變成中文式英文,其實學好英文並不難,只要掌握好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技巧,你也可以成為翻譯高手,甚至日後到翻譯社工作,都是個不錯的行業。
推薦連結:生活相關知識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