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3日 星期二

翻譯員必須要對翻譯任務的種類、內容與成員力求了解,蒐集並準備專業字彙

聽障朋友平日在參與課程訓練或會議研習時,往往都會遭遇語言傳遞的問題,特別是以使用手語為主的聾人,更需要視覺輔助"工具"來協助溝通,其中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聘請手語翻譯員。稱手語翻譯員是聽障者的"輔具"一點不為過,透過手語翻譯員在兩種語言間相互的組織和交替,聽障朋友便可同步的接收即時訊息。當有翻譯需求時,您知道如何接洽手語翻譯員嗎?一般人的直覺,聘請手語翻譯員,只需在聯繫時告知時間地點,而後任務當天有翻譯社的翻譯員到場就足夠了。實際上,手語翻譯是一門挑戰腦力及體力的專門技術。在事前,翻譯員必須要對翻譯任務的種類、內容與成員力求了解,蒐集並準備專業字彙;在翻譯進行時,手譯員須力求客觀公正,確切傳遞訊息。相對的聘用者也需要提供翻譯場合必要的資訊及翻譯條件,例如需以視覺為考量安排翻譯員於適當的位置,並協調與會人員及幻燈機等輔助器材相互配合,以使手語翻譯員能夠對聽障受譯人提供最有效的服務。以下是譯自英國聾人溝通促進會(CACDP),對客戶述明聘用手語翻譯員的方法與觀念,提供台灣聘用手譯員的"客戶"們參考。聘用者 聾人與重聽者都可以聘請手語翻譯員以增進溝通。以下是一些聘用手語翻譯員的要點。手語翻譯員的角色 手語翻譯員的工作是傳遞手語及口語。手譯員必需深知兩種不同的語言及文化,然後以不同語言交替,確切傳遞訊息。 手語翻譯員如果覺得語意不夠清楚,或是遺漏了一些事情,必要時可以暫停翻譯,要求說話者再重複一次,否則翻譯員不應打斷或參與談話。翻譯員需遵守聾人溝通促進會(CACDP)的手語翻譯員實務守則,並應該公正、謙虛,並對翻譯內容保密。翻譯的過程 手語翻譯員在工作時,看起來雙手最為忙碌,其實,最困難的部分是在大腦。他們必須仔細聆聽以及注視訊息,記住重要的部分,然後以另外一種語言結構呈現。這顯示了兩個意義:翻譯會使人精疲力盡。翻譯員的極速大約是一小時20,000個字!所以較理想的狀態,一個翻譯員不能太長時工作,而且需要休息。因此如果是一整天的活動,申請兩位手語翻譯員是有必要的。由於翻譯必須經過腦力的判斷,所以訊息從一種語言被轉譯到另一種語言時,速度上必定會有一些延遲。 翻譯員在同一時間只能傳遞一種訊息,有時在聽人團體中,同時會有不止一位的聽人發言。當翻譯社的翻譯員察覺到訊息過多且難以歸納表達時,有時可能會停止翻譯,並要求同時間僅由一人發言。
 


理論上,每一個原文都有許多種譯法,都可以翻成許多版本的譯文。但是,並非每一個譯文都可以輕易地把它歸之於上面提到的某種譯法。例如,把ڊItis interesting that he can sleep on horsebackڋ譯成「他能邊騎馬邊睡覺,真是有趣」,這算「直譯」或「意譯」呢?如果譯成「有趣的是:他能在馬背上睡覺」呢?或許你說前者較像意譯而後者較像直譯。但如果譯成「那很有趣:他能邊騎馬邊睡覺」呢?好像又直譯又意譯,不是嗎?5.16 不管使用何種譯法,正常的譯文都要以「信、達、恰」為目標,都要忠於原文而本身都要通順暢達,最好還能恰到好處。針對那些目標,譯法是要靈活變動的。為了通順明白,有時便要用「增譯法」,例如:把ڊShe eats like a birdڋ譯成「她吃得像鳥一樣少」,不只譯成「她吃得像鳥一樣」。或把「這兩兄弟已經形同水火」譯成ڊThese two brothers have become mutually incompatiblelike water and fireڋ,不只譯成ڊThese two brothers have become like water andfireڋ。有時則要用「省譯法」,例如:把ڊSummer is the season when most peoplego abroadڋ譯成「夏季最多人出國」,不譯成「夏天是當最多人出國的季節」。或把「他們如此努力只為三餐」譯成ڊThey work so hard just for their mealsڋ,不譯成ڊThey work so hard just for their three meals (a dayګڋ。有時更要用「改譯法」,例如:把ڊMost people do not know the value of health until they lose itڋ譯成「大部分的人失掉健康才知道健康的價值」,不譯成「大部分的人不知道健康的價值,直到他們失掉它」。或把「她是不讓鬚眉的巾幗英雄」譯成ڊShe
is as heroic a woman as any manڋ,不譯成ڊShe is a heroine wearing scarf andskirt that yields to no man wearing beard and browsڋ。5.17 總之,除了想譯好之外,翻譯通常是另有目的和目標的。為了達成那目的或目標,譯者有時會訂有計劃,而運用某策略。策略可能牽涉到原作版本的選擇、語種或文類的考量、異化或歸化的抉擇等,策略也可能牽涉到其他因素。例如,如果目標是「在短期內翻完一系列著作」,就可能採用「多人合作翻譯」的策略。如果目的是「為原作進行全面宣傳」,就可能有「譯成多國文字」的策略。不過,策略最常牽涉到的因素還是譯法。我們說了:在「異化」策略之下會多用(偏重字面的)「直譯」,在「歸化」策略之下則會多用(偏重含義的)「意譯」或「釋譯」。其他在特殊的目的或策略之下,則會採用音譯、自由翻譯、甚至於死譯或胡譯的方法。至於形譯、境譯、增譯法、省譯法、改譯法、倒譯法、簡譯法、或任何有名或無名的譯法,則通常是為了讓形、音、義、境能夠信、達、恰而靈活運用的論文翻譯方法。
 


翻譯完第一篇「島」之後,因為覺得這篇文章難度不高,翻譯也格外地順利,不像之前翻譯英翻中短篇那麼波折,於是又挑了一篇短篇來翻譯。兩篇故事長度真的都不長,也沒有太多人物對話,故事劇情也簡單。翻譯上第一篇翻的比較輕鬆,第二篇就比較有麻煩一點。  兩篇都會遇到的問題就是不知道分段是怎樣,對話要不要縮排等格式上的問題,因為他在部落格上似乎就沒有嚴謹的格式了。主要問題都集中在第二篇「紀念日」字詞上的翻譯,如: 大小事項、什麼的、之類的、海風獵獵。“大小事項”我就把它分開成重要和瑣碎的事項,所以翻譯成“important and trivial matter”;“什麼的”、“之類的”我就翻的有點口語化(亦即文法拋之雲霄之外了);至於“獵獵”我就把它翻成海風嚴厲地(harshly)吹著。另一個問題就是“我記得了唷”的 “唷”讓我苦思了一陣子。因為英文沒有中文這種“唷”句末語助詞的使用,所以最後我把它翻成放在句首的“Hey”。當然我至今仍覺得這個翻的似乎不大好。  大概在翻譯社時遇到的問題就是以上提及的這些字詞及一些文法上的問題了。和英翻中比較起來,我覺得難度都是難在沒有對等的詞,都只有接近的意思。網路上的辭典也都要開好幾種版本的備用,就怕一個萬一用錯詞。不過大致上來說,我覺得我翻中翻英竟然比翻英翻中順一點,比較沒太多很讓我苦惱、輾轉難眠的問題。我想可能是我的文章比較短吧?
 


推薦連結:生活相關知識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