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5日 星期六

沒想到來洛杉磯後,越來越多的中美影視活動讓她再次回到了翻譯的老本行

隨著中美電影市場交流的不斷增強,也隨之出現很多適合於中英雙語人才的工作崗位,高級翻譯便是其中之一。好萊塢急切需要懂得中國市場的獨立翻譯人才協助他們與中方溝通。在Ruth Translation作高級翻譯近十年的吳曉思(Ruth Wu)曾多次受派拉蒙、夢工廠等好萊塢公司邀請,為中美影視業互訪活動擔任論文翻譯。她談到,雙方的合作意向都很迫切,很多美國電影人不惜花大錢請中國官方或企業代表到公司或豪宅參觀、做客,但從交流中可以看出,就算有翻譯將話翻得很準確,雙方的辦事方式和文化背景依然造成了很多隔閡。從西安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專業畢業的吳曉思,原本來美國聖地牙哥大學攻讀傳媒,希望能從事公關工作,沒想到來洛杉磯後,越來越多的中美影視活動讓她再次回到了翻譯的老本行。她說,一開始只是幫朋友忙,結果被很多公關公司認識,獲得很多推薦,才發現好萊塢這幾年急需中英文雙語人才。而美國本土的華裔雖然有的可以說中文,卻對中國市場及人情世故缺乏了解。

 


 
最一開始接觸論文翻譯是大三的時候莉莉老師的中英翻譯選讀,不過主要是理論為主,偏文學性質。這學期才會抱著學以致用的心來上習作課。不過想當然爾,上學期學的文豪們筆下洋洋灑灑的翻譯理論在運用上似乎和書本所描述的不慎相同。大多數寫作業的時候都在推敲原文中的意念和捉摸原著寫文章時候的想法,應用到理論最後只變成學期初的空談了。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期中小說翻譯作業,一開始因為沒有注意到其實原文還有很多,因此最後翻了長達十三頁的短篇小說,是大學生涯中最長的一份作業。在這份作業中,裡面有許多俄羅斯當地哲人所說的一句話,或是不熟悉的劇作中某一句台詞,在翻譯的時候便是一大難關,常常為了一句話翻遍各大網站,找到資料以後也要再行確認來源是否正確,終於找到以後通常都是一個下午又過去了。不過在翻譯的同時,因為需要理解每一個句子裡每個詞性以及分析好主要子句和附屬子句,讓我了解到我以前看文章的時候是多麼走馬看花,常常自以為已經抓到句子的意義了,實際上那只是個人的自作多情而已。翻譯文章的時候其實更能品嘗原文中的韻味,揣摩出男主角在大雪中迷路時那種心急如焚的感覺以及女主角等不到愛人那種傷心欲絕的哀痛,這份作業可以說是我目前做過最認真的作業,雖然成果不甚理想,不過真切地讓我看到我很多不足的地方。在翻譯的時候,我一直存在的觀念是翻譯者只是轉述筆者想傳達的意念,因此我在翻譯時變得墨守成規,作者筆下的東西一定要照樣翻出來,而作者沒有提到的絕對不能出現在翻譯中,這樣的觀念使得我翻譯的時候語句不通順,文章看起來也像是直接在網路翻譯系統直翻出來的作品,生硬拗口。我忽略到中文英文兩大語言系統有些地方本來就是不能融合的,堅持直翻就會造成不中不西的下場,可惜的是這種觀念我直到學期末才漸漸開始有所體會,之前的作業都會不由自主的跟著筆者的寫法走。在翻譯的時候我常有一種感覺,翻譯的時候其實很需要有一種靈感,看到原文以後,對的中文或是英文字句就會自然而然浮現在腦海裡。當沒有靈感的時候,往往就會事倍功半。如同第二堂課報告前人經驗談所說的,每個人說的方法都只有不停的練習,培養靈感的方法也就是自己多讀書還有多從各方吸血增加知識,從只能平鋪直述進步到能夠潤飾文章,這是我這學期所得到的。
 


最後還有一種口譯工作,日薪最高相對壓力也最大的,就是高端的『會議口譯』,如大型公開的國際會議、論壇、國際企業或政府機關舉辦之公開活動 ; 大型記者會、發表會、典禮等,這些公開大型活動都是數於冠蓋雲集、中外媒體齊聚的場合,當然沒有出錯的空間,客戶十之八九會請專業訓練出身且經驗豐富的口譯員來擔任重責大任,所以『入行』門檻自然高,也是很多口譯員不得其門而入的市場區塊。台灣或中國市場上的會議口譯員大多是翻譯專業的碩士畢業生,這是長期市場競爭激烈下的結果,如果就我從事口譯工作的十年來看 (老天! 一轉眼就十年了 ),我在會議口譯尤其是同步口譯工作上碰過的專業譯者,九成以上有口譯碩士學位,這顯示會議口譯工作持續專業化,也顯示專業口譯員或口譯中介機構於爭取案子時競爭激烈,須同時強調口譯員的學歷與經歷才能獲客戶青睞。當然市場上自學成功的會議 (同步) 口譯員的確存在,但通常都是早期口譯產業起步時期出道的前輩,或屬較缺人才的語言組合如日、韓、西、法文,但隨著近10 ~ 20年中英口譯的教學與翻譯社越來越專業化,半途出家或兼差性質的會議口譯員的生存空間的確受到了很大的壓縮。
 

推薦連結:生活相關知識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