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8日 星期五

有許多人對翻譯工作缺乏認識,誤以為翻譯輕而易舉,不知翻譯何價

在筆譯方面,根据本地翻譯社所提供的資料,英文中譯,每個字0.15-0.20元。我最近受人所托,把一篇論文翻譯英文稿件翻譯成華文。本來講好給我3天時間,後來因有急事,臨時催我在收到原稿後的第二天早上譯好交卷。我只好漏夜趕工,花了3個多小時才把譯稿用電腦把方塊字打印出來,及時交稿。因為朋友關係,我只算優惠價100元。那曉得這位先生居然嫌太貴。在新加坡,有許多人對翻譯工作缺乏認識,誤以為翻譯輕而易舉,不知翻譯何價。
 


2.9 本書作者認為「信達雅」最好改成「信達恰」。翻譯是要先求「信」:原文若達,則譯文也要達;原文若雅,則譯文也要雅。可是,原文若不達不雅,也不必強使譯文既達且雅。在求「信」之後,翻譯還要求「達」,原本通達之文,譯後當然也要通順暢達,不能拗口費解。在既「信」且「達」之後,翻譯便要進一步追求「恰」:希望譯文在話語的形、音、義、境各方面,都能恰如原文,能剛好同樣表達原文的「旨」(含義) 與「趣」(趣味),恰巧同樣表現原作的內容與形式 (訊息與風格),同樣恰切地帶出各個語文細節(verbal detail) 的特色。有恰到好處的翻譯,就會令人喊出「漂亮!」或「好棒!」。把「信達恰」翻成英文就是 “fidelity, fluency, and felicity”。「信達恰」是針對「義、音、形、境」四個層面,「義、音、形、境」就是 “sense, sound,shape, and situation”。因此,翻譯社的目標就是:在四個 S 的層面上,都要能達到三個 F 的標準。82.10 舉個例子來說吧。假定有個生意人用中文說:「我們的產品都是貴而不貴。」他的話如果翻成英文應該怎麼說呢?如果譯成 “Our products are allcostly/expensive but not costly/expensive” (即「我們的產品都是昂貴而不昂貴」:指表面昂貴,實際不昂貴),那是曲解「貴而不貴」(珍貴而不昂貴) 的本意,那就是達不到「信 (於原意)」的標準。如果譯成 “Our products are bothhigh-priced and not high-priced” (即「我們的產品既是價位很高也是價位不高」),這翻譯不但扭曲原意,而且語意矛盾、令人不解,那是既不信且不達的譯文。如果譯成 “Our products are all valuable but not costly/ expensive/high-priced” 或 “Our products are all highly prized at a low price”,這時已經信於原意而且通順了。最後,如果把它譯成 “Our products are all highly-prizedbut not high-priced” 或 “Our products are all dear but not dear”,那麼這譯文就是「有信、能達、而且恰巧」了:因為就像「貴而不貴」這四個字一樣,“highly-prized but not high-priced” 或 “dear but not dear”,都有玩弄文字的趣味。尤其是,同樣簡潔的 “dear but not dear” 就是說 “dear (worth cherishing)to you but not dear (costly) in price” 的意思,它可以說真正「恰巧」把原文的旨趣與伎倆都翻出來了。2.11 不過,目標不一定都能達成。令人拍案叫絕的「恰」,是最不容易達到的。恰巧的翻譯,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那只是譯者希冀的最高境界。當我們說翻譯要「信達恰」時,便是要譯文「先忠於原文,再本身通順,最後還恰到好處」。當我們為一篇譯文打分數時,標準或許可以訂為:60% 的信,30% 的達,和 10% 的恰。能滿分的應該沒有,能有 50 分的信加上 20 分的達,便是及格而且中上了。
 


馬可波羅是中西文化交流中翻英的重要來源之一,馬可波羅對於我們中國文化中翻英的貢獻實在是不計其數,而他對中國文化的所見所聞也讓他家鄉的人民對中國有更深的了解,裡面說到了許多民間生活,有的也有關於神民祭祀或是一些民間傳說,它裡面也有說有關歐洲的文化以及傳說,像是基督徒的移山奇蹟,或是波斯人的拜火有由來等,馬可波羅是位成功的外交官,為日後翻譯社的起源,他開啟了東方與西方世界的交流,後續也推引出哥倫布的地理大發現,他對日後東西交流的影響就有如蝴蝶效應般的具有震撼,可是,在當初他回到家鄉時所口述的那些他在中國的所見所聞時,當地的居民都認為那是無稽之談,是天馬行空不切實際的幻想,也有人說他在欺騙世人,諷刺他為吹牛者。
 

推薦連結:生活相關知識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