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類:糊類經過物理處理將褐藻糖膠食物打碎成糊狀並加工成熟供人們直接食用。粥類:粥即用米加水煮製而成,如加入藥物同煮便稱作藥粥,亦可將適量藥汁兌粥類粥類入粥中供病人服用。它包括了食療與藥療的雙重效果。如乾姜是中醫用於溫中散寒的藥物,但無補養作用,只適用於里寒之症;粳米或糯米可以健脾益氣,卻沒有散寒力量。若用乾姜與米合煮粥服食,就成為具有溫補脾胃,治療脾胃虛寒的食治良方。又如用糯米煮成粥,在煎煮時加入適量蔥、姜,煮熟後兌入一小杯醋,既能治療感冒,又能防感冒。由於穀米煮粥,加入藥特別是補益性的藥粥,可以正常當作早餐或點心食用,既可充飢,又作食治。粥類食品簡便易行,在古今食療中用的最多。羹類:羹又稱湯,它是以肉、蛋、奶、海味等為主體原料,製成的較稠厚的湯液。可作為正餐,亦可作為佐餐食用。如百合銀耳羹,用百合50克,銀耳25克,冰糖50克,先將百合、蓮子、銀耳加水煮熟,用文火煨至湯汁稍粘,再加入冰糖,冷後即可食用。具有安神健腦之功,每晚睡前服,治失眠、多夢、焦慮、健忘。茶類:又稱“代茶飲”,是指含有茶葉或不含茶葉的藥物,經粉碎混合而成的粗末製品(有些藥物不經粉碎亦可)。一般不用峻猛或過苦的藥材。藥茶用開水沏後或加水煮後,即可像日常飲茶一樣頻頻飲之。如治療風寒感冒的薑糖茶,即由生薑、紅糖組成。又如菊花茶,即以中藥菊花用水沏後頻服,可治頭暈、目眩,具有清熱、明目之功。酒類:亦稱“
藥酒
”,即用中藥與酒相結合的一種液體劑型,可用浸泡法或釀製法製備。中醫認為,酒能通血脈,去寒氣,行藥勢。常用的藥酒有枸杞酒、人參酒、鹿茸酒、健美酒等。但這種藥酒的缺點是不能飲酒的人或肝腎功能差的人不宜用。
以維生素為例:比起吃不夠,我們更常吃太多林世航提到,台灣人在攝取褐藻糖膠保健食品上常遇到的並不是攝取不夠,而是過量,其中又屬維生素的使用最為氾濫。「但為何會一個不小心就濫用了呢?」以維生素
A 為例,每人每天的建議攝取量約為 600 微克,上限攝取量為 3,000 微克,換算成日常食物,其實就是胡蘿蔔 28 公克、或是豬肝 16
公克,因此想要攝取足量並不難,倒是很有可能會攝取過量(點一份韭菜炒豬肝自己吃,就過量了啊!)。「維生素 A 過量可能造成骨折病變(如骨折風險增加
64%,髖骨骨折的風險增加 14%),且會提高畸胎的盛行率。」林世航提醒,「不過,台灣人的維生素 A
攝取來源大多是毒性不高的類胡蘿蔔素,反而是補充品攝取過多、或擦抹含有 A 酸的產品,才容易因為過量產生問題。」除了維生素
A,被視為具有美白功效和避免感冒的維生素 C 也是「必買清單」的常客。但統計過去數十年約 30 個研究,可以發現,短期服用維生素 C
者,獲得感冒的風險整體其實只下降約 5%
而已(「是我的話,應該會選擇多運動來提升體力、預防感冒。」林世航補充);但若是「長期」服用,則能夠縮短感冒的整體過程(小孩子可縮短 13.2%,大人可縮短
7.7%),因此,想要感冒早點退散可不能臨時抱佛腳。最後,已經感冒才吃維生素 C,是沒有任何幫助的,無、效、喔!事實上,維生素 C 的每人每日建議攝取量約是
100 毫克,換算成日常飲食約是芭樂半顆,或是奇異果一顆而已。但市面上的維生素 C 動輒數百到 1,000 毫克,而研究發現人體攝取約 400 毫克的維生素
C,體內的狀態就已達到飽和,多餘劑量會從尿中排出,所以吃多了也沒有用處!且維生素 C 攝取太多,可能會造成草酸濃度提高,因而增加腎結石風險,大家也要注意這點。
除了用藥調整體質以外,也需要從生活習慣上做改變,而在飲用褐藻糖膠上,除了少油、少鹽、少膽固醇、不要吃煎炸物、減少蛋白質攝取,還可善用食療來幫忙。
如果有病人向爺爺請教病理原因,他都很詳細地解說,但若問到食療,他總是笑笑不太回答,我猜,他可能是覺得醫生注重的是專業的醫療,食療是輔助,這些就交給「護理人員」吧!而阿嬤跟爺爺是最佳拍檔,阿嬤在抓藥的時候,就會教病人做食療,協助病人利用一些偏方改善體質和病情。我也認為,食療是幫健康打底的工作,只要有效又容易取得,便值得推廣。喝湯一個月,控制血壓
阿嬤對高血壓病人,最常教他們煮湯。別訝異,阿嬤的三道湯,可以幫助改變體質,讓很多人的高血壓控制良好,只要連續吃一個月以上,很多人的血壓就自然恢復正常呢!
紫菜蔥花湯是第一道湯。冬天因寒冷,血管更加收縮,血壓往往較高,光吃降血壓藥,強迫擴張血管,血管的本質沒改善,久而久之還會失去彈性,就算血壓「看似」正常,終究有破裂之虞。
推薦連結:生活相關知識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